第69章(第2/5页)

于黛玉心里,她曾帮林姜整理过两本医书,以后自然要继续做下去,这是她觉得有意义,值得投入大量心血的事情。

绍王妃自己已然署名,也表过态支持黛玉。可周黎蘅自己的态度,黛玉并不知道。

这世上多得是男人,不愿意妻子显露才华,更何况才名了。

因此,这一日黛玉的心里,也像装了一只小鹿一样。

林姜知道黛玉今儿心神不安,早就做好了自己负责热场子,居中说话的准备。

听绍王妃夸赞她们,林姜就先笑道:“当着王妃您,还有谁敢称一声光辉呢?您从珠缨八宝车上下来,就像洛神履云而下一般。”

无论什么地位,什么年纪的女人,都爱听人赞扬容貌。

何况绍王妃这种标准的美人儿,而林姜的夸赞又是显而易见的真心实意。

绍王妃不由唇边泛起笑容,伸手携了两人入内。

进门后,自有丫鬟们上前为众人宽了大氅,绍王妃见林姜的衣裳不由笑道:“这就是今年俄罗斯国使者送来的雀金裘吗?”

林姜点头:“这是入宫的时候得的。”

从前看红楼梦,宝玉那件雀金裘很是出名。她这一件,是太后娘娘给的,果然是金翠辉煌,碧彩闪灼。

年前林姜去给太后请脉,就让长公主撞见了。当时她穿的是太医院的青色官袍,玄褐双色大氅。

齐阳长公主一见她就嗔怪道:“好好的姑娘家,花骨朵似的年纪,又才定了亲事,怎么穿的这样老成素淡。”

连她自己,虽然太上皇还没过周年,一身长公主服制不能艳丽,也仍是肉眼可见的名贵富丽。

转头就对太后道:“我记得母后这里,有俄罗斯国使臣送来的几件雀金呢。皇兄仁孝,今年宫里过节是不许大宴歌舞的。宫里的嫔妃公主们也都穿不得鲜亮的衣裳。”

“倒是林院正刚订了亲事,赶上过年又是大喜事,让她穿了去正合适呢。”

太后就望着长公主笑:“哀家的东西,你比谁都会分派。”旁边常嬷嬷却笑道:“这才是母女连心,长公主在开口前,太后娘娘早给林院正备下了。”

为了表达这不是随口说的场面话,常嬷嬷亲自带了个小丫鬟往西边偏殿去,不过片刻就带着封好的礼匣出来,可见确实是早有准备。

长公主就笑:“我就说,我能想到的,母后有什么想不到的呢。”

齐阳长公主是个快言快语什么都敢说的人物,指着林姜对太后感慨道:“其实从前我就喜欢林院正,只可惜她是个闺阁中的小姑娘,我膝下又有个没定亲的儿子,倒不好待她格外好了,叫人歪曲了去,编排些耽误姑娘家闺名的瞎话出来。”

太后含笑:“从今后就不怕了。”

这会子绍王妃见了林姜的雀金呢,正好引出她今日要送黛玉的,便笑道:“这真个是巧了,这雀金呢我们府上也得了,今儿我还给你们姊妹各带了一件来。”

身后的胡女官,果然也带着侍女奉上两个硕大的礼匣。

不等林姜婉拒,绍王妃就道:“留着吧,这衣裳若是勾破了没处补去,年节下又到处是灯火烟竹的,留一件你们姐妹也有个替换。”

说完也只看着黛玉含笑。

-

林姜发现,定了亲事有一桩特别的好处。

明明年纪没变,明明她也还没出嫁,但所有的夫人们都把她提升了一个档次,不再当成腼腆闺阁小姐,内言不出外言不入的避着她,而是把她划归了夫人们的外交行列。

从前那些当着闺阁姑娘不能说的八卦,现在也能拉着她热烈交流了。

而从前她作为姑娘家,不好做的事儿,现在也放宽了许多界限。

比如现在,她边坐在清厦内边喝茶,边远远看着游廊绿窗油壁之下坐着的周黎蘅和黛玉——若非她定了亲事,这样做旁观陪护的差事定然落不到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