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2/3页)

毕竟儿子想亲近父亲,父亲又何尝不想亲近儿子呢。

胤礽有些好奇是什么导致了胤禔的转变,但也就好奇了一小会儿。猜不到便不猜了。对他来说,这样也不坏。总比天天盯着他跟他较劲强。都是孩子,康熙还有几十年可活呢。斗什么斗,斗到最后谁都没好下场,何必呢!

玻璃大棚已经做好,似模似样,胤礽十分满意。如今已是十月,此时才造大棚,有些晚了。但比没有要好。

胤礽开始满宫搜罗会种地的人。

宫女一般都是包衣选上来的。别看包衣是奴才,家里可不一定穷。大多条件不错,有些甚至称得上优渥与富贵。身份低,只是相对王公贵族而言。他们可不是普通百姓,更称不上贫苦。因此这些家庭出来的女孩子,指望她们种地是不可能的。

太监们的情况就不一样了。除家中入罪的,不少都是被卖进宫。身世各有各的可怜。里头贫困农户家庭出来的一大把。

胤礽找人的消息传出去,就有不少过来禀报或是毛遂自荐的。胤礽不可能全要,干脆出了张卷子,上头全是农事相关问题。又指使了小柱子去一个个调查询问。

如此一关关筛选,留下来四个。其中表现最为出色的叫做孟吉祥。

据他所说,孟家虽是农户,祖上也曾出过举人。经年累积,虽然败落了许多,也是留下些田地的。不多,但在村子里当属头一份。孟吉祥生母早逝,孟父娶了个续弦。续弦还带着个继弟。初时,孟父不大喜欢这个拖油瓶,总会盯着点,怕孟母偏着亲儿子,苛待了孟吉祥。

哪知第二年继母就生下了小弟弟。两人有了同属于自己的骨肉,孟父的心一点点被笼络了过去。孟吉祥的苦日子从此开始。

因为继母和继弟都会说好话,擅长做戏。到得后来,孟吉祥成了家中多余的,过得不说比亲弟弟好,便是对比继弟这个没有孟家血脉的人,都差着十万八千里。

他从八岁开始跟着父亲下地干活,小小年纪当一个壮劳力使唤。干得最多,吃得最少。如此过了三年。十一岁那年。父亲想给家里琢磨点别的营生,拿了所有积蓄出去做买卖,希望能赚来大钱送亲弟弟读书,恢复祖上荣光。

然而父亲根本不是这块料,败光了手头的钱不说,还欠了一笔债。债主来要债,扬言没钱就拿地赔。地是庄户人家的命根子。家里已经什么都没了,再失了地,日子还怎么过?

继母怕孟父真卖了地,或是把主意打到继弟身上,就提前骗了他出门,把他给卖了,还专往贵的地方卖。出得起高价的人买来会送去哪儿?除了那等小倌馆,便是宫里。孟吉祥就这样成了太监。

胤礽听完,唏嘘了一把。果然哪里都不缺渣滓。

不过让胤礽欣喜的是,孟吉祥很聪明,懂得动脑子。因为不被家人待见,孟吉祥经常躲在田间发呆,有时候一坐就是一天。时间长了,他百无聊赖之下开始学着观察身边的东西。比如身边的稻子。他发现稻子开出来的花,里头的花蕊并不相同。

他听村里的养蜂人说,花也分雌雄。蜜蜂采花酿蜜,也是给花儿授粉,如此才能结下果实。没有蜜蜂蝴蝶这类飞虫的地方,果树即便开了花,也是没法结果的。养蜂人教他辨花,教他授粉。

慢慢地,他开始察觉稻花只所以区别于众,可能是因为一朵花中既又雄蕊又有雌蕊。

他把这个猜测告诉村里人,没一个人搭理他。说他吃饱了撑得没事干。此后,他便不再说了。但这件事新奇,他一直记在心里。

胤礽听得目瞪口呆。他与四个人都聊了,从身世家庭到田间趣事,其他三人平平无奇,没想到居然在孟吉祥身上发现了惊喜!

这是个人才啊!如今就发现水稻雌雄同花,且已经还懂得人工授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