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2/3页)

“这项工程十分浩大,非一时之功。医署的建立需要银子,入职的医者需要俸禄。以目前朝廷的财力,无法承担全部费用,因此民间牛痘的接种采取收费模式。

“但也不过每个种痘者收取一两银子,看上去对百姓来说似乎不少,却非是天价。大家省一省,许多家庭还是拿得出来的。

“尤其朝廷拿了这一两银子,不仅需要出痘苗,还需要提供种痘场地,并安排专业人员为其接种以及负责后续观察照顾。若出现症状,还得用药治疗。所以这一两银子真的不贵。朝廷不但没得赚,恐怕还要倒贴一部分。

“我虽没仔细看过户部的奏报,但这些年跟在汗阿玛身边,于御书房学习,偶尔也瞧见一两眼,大致能猜到过去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国库花在这上头的经费有多少。

“再有便是水泥,这看上去是个赚钱的玩意儿。可目前水泥工厂只有一家,即便汗阿玛扩建了,产出也有限。至今汗阿玛也只将其运用在京城各处主干官道与宫中,且修路花费皆是朝廷一己承担,其他地方还不曾推广。钱从何来?”

不只科研烧钱,基建也烧钱啊!

康熙叹气,别看他是皇帝,真的挺穷。主要是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康熙瞄了胤礽一眼,眼珠动了动,“你有法子?”

胤礽敲了敲小柱子抱着的匣子,将其打开,把里头几样东西拿出来,一一介绍:“汗阿玛,这个是香皂。这个是牙刷。这个是牙膏。这两个最大的是洗发水和沐浴露”

介绍完又招手让人去打盆水来,伺候他洗漱,将前三样逐个演示,后两样拉了小太监做“模特”。当然沐浴露使用时没真让小太监洗澡,是撸了袖子,洗了个胳膊。

“汗阿玛,这些东西是不是比我们平常用的更方便?牙膏我做了好几种。亮白护齿的,清新口气的,草本防蛀的等等。香皂也是,兰花香味的,水果香味的,品种多样,不一而足。

“洗发水又分防脱发的,柔顺油亮的,修复发质的。沐浴露的味道款式更多。那些权贵人家的夫人小姐们最爱这些。他们既掌握着夫家中馈,又有大笔嫁妆私房,不差钱,是中坚购买力。只需让她们心动了,就不愁卖。”

康熙:……

“汗阿玛看是交给工部,还是交给内务府。”

交给工部,利润归国库。内务府所得可以算是康熙的私房。里头的区别可大了。

康熙嘴角抽了抽,看着面前一堆的东西,蹙眉想了一阵,“工部现今还管着水泥厂和砖厂,忙不过来。给内务府也不合适。朕打算另置一部,往后你弄出来的这些东西都归这部管。”

胤礽眼前一亮,拍手叫好:“那不如就叫商业部吧!”

康熙:……行吧。

胤礽蹭到他身边,挽住康熙的胳膊:“汗阿玛,先说好。这些东西我虽给了你,但我宫外的铺子也是要卖的。不过我会限制供应量,不会跟朝廷抢大生意,只跟在后头喝汤就行。”

康熙:???

“你那玲珑阁跟奇巧居的生意还不够你赚?”

胤礽摊手:“我要是个寻常皇子当然够了。可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啊。杂交水稻也好,牛痘也罢,就是水泥与青贮饲料,红砖等等。哪一样从零开始研究的时候,不是我全款投入?

“我要是不多攒点,往后再想干点什么,还得问你要。你又得寻户部批。户部少不了唠叨,烦不烦?

“当然我知道还有内务府,但如果要得银子少也就罢了。要的多,内务府还有各大总管呢。总管之上还有各宫娘娘。少不了惹人闲话。所以最好是我自己手里就有,才更方便。

“我想好了,这些东西不放在玲珑阁,也不放在奇巧居。另外开个铺子,专门卖这个,名字就叫华新日化!”

华夏新式日化用品。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