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3/5页)

于是胤礽收了话题,转而又谈起南巡来:“过路费用之事虽不可取,但我们有了这些洗漱用品,总能赚一波。且水泥官道的修建若按我的提议办,借用商贾之财,可省下朝廷一大笔支出。再有入冬后,汗阿玛您屯的青贮饲料就能派上用场了。草原想要,总要付出点代价。”

康熙笑眯眯看着他:“所以?”

“所以,南巡之事不愁钱了吧!”

康熙嘴角笑意更大:“朕就算下令南巡,也没说要带上你啊!”

胤礽:!!!

瞳孔地震!

“你是太子,朕不在京中,你来监国也不错。”

胤礽:他才十岁!监个屁的国!

胤礽转身就跑。

康熙:……

指着胤礽远走的背影,康熙与梁九功说:“看看!越来越没规矩了!满宫里头,也就他敢同朕置气。”

梁九功笑着给康熙奉茶:“这还不是皇上惯着。太子才十岁,终究还是个孩子呢。”

康熙摇头:“十岁了还孩子?朕大婚的时候,也就比他现在大一岁!”

说到大婚,康熙不免又想到了赫舍里,叹道:“他之前不是说得头头是道吗?你去一趟,让他把今儿自己说的这些想法细细罗列出个章程,写成奏折呈给朕,写得好了,朕就带他去。”

梁九功笑道:“太子只喜欢出主意,最不耐烦揽事制定细则章程,您让他写奏折,他怕是不肯的。他还没写过呢。”

“人总有第一次。他没写过,他身边几个先生都写过,让他去请教。从前念着他小,不愿意朕也随他。如今他渐渐大了,总不能一直这么纵着他。”

“嗻!”

梁九功领命,还没动身呢,门外小柱子去而复返,康熙疑道:“怎么又回来了?可是落下了什么东西让你回来取?”

小柱子跪下,将脸贴在地面,十分为难却又不得不说:“回皇上,太子……太子让奴才回来禀报,他要去慈宁宫跟太皇太后说您过河拆桥。”

康熙:!!!

这他妈什么操作!

康熙又气又笑:“呵。听听,梁九功,你听听,就这脾气!居然去跟太皇太后告状。朕没说带他一起南巡,也没说不带啊。”

动不动就过河拆桥,天底下谁人敢说他一个帝王过河拆桥?偏偏胤礽还说过两回。小时候说了一回,自己生气,他还知道害怕。现在呢?不但不知道害怕,还跑去跟太皇太后告状,真是被宠得无法无天了!

梁九功低头轻笑,心道:谁让你偏要逗太子,最后为难的还不是自己。

“皇上,太子这是等着您去哄他呢。”

康熙哼了一声,岂不是等着他去哄吗。要不然怎么去告状还特意派个人来告诉他!

可就算知道胤礽的小把戏,他仍是不得不去。他要是不去,等会儿慈宁宫就要派人来请了。

康熙到达慈宁宫的时候,胤礽还在拉着太皇太后埋怨:“乌库妈妈,汗阿玛没钱南巡,我给他出主意,给他造东西赚钱。他不愁钱了,可以南巡了,却丢下我。您说他是不是过河拆桥?”

康熙嘴角抽搐,这世上敢说他过河拆桥的也就胤礽一个了。

偏偏太皇太后不但不责骂还频频点头,瞧见康熙更是伸手一指,附和道:“过河拆桥,不像话。”

康熙:……

“玛嬷,朕没过河拆桥。”

胤礽叉腰,有靠山在旁,尤为大胆,“那您南巡不带我?”

康熙怒瞪:“小兔崽子,你给我少说两句。”

胤礽扬起下巴:“我是小兔崽子,你是什么?”

康熙:……

手好痒,想揍人!

太皇太后失笑,摇头让康熙落座,却同胤礽说:“你先出去,我同你汗阿玛谈谈。”

胤礽微微蹙了下眉头,本想问两句,终是没有开口,乖巧离开。

太皇太后长叹道:“皇上,带他去吧。你也知道胤礽的性子,喜欢自由,喜欢玩闹,喜欢外头的山水风景,喜欢街市的繁荣。若不是身份所限,他就该做个富家翁,随性自在,想去哪就去哪。到底是皇家困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