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政府门口上演全武行(第3/6页)

唐天明邀请唐院士春节回湖东看看,现在的湖东,可比当年院士离开家乡时,有了大的变化。唐院士说是很想回乡啦,只是手头的课题一直在进行。人越老,思乡越切,但感觉时光有限,又越需要加紧。说着,他从书房里拿出一张书法条幅,说这是最近写的一首小诗。闲时,就请人用毛笔写了下来。

唐天明边看边读:

暮雪苍山独思乡,

火炉烹茶是旧家;

最爱湖东岁末夜,

满城春色开黄花。

好诗,好情!唐天明赞道。

唐院士又问了些驻京办的情况,唐天明说我回去后给您发个邮件,将我所知道的情况全部发给您。两个人又说到家谱。唐院士和唐天明是同宗,只是不同房。唐院士是大房,唐天明是小房。小房占长辈,因此,论起辈分来,唐天明比唐院士要高。湖东唐姓也是个大姓,去年,就有族内人士联络着要重修宗谱。这事,唐天明的观点是不积极,但也不消极。修志续谱,按古人常理,那是盛世之象。院士说这是好事,我已经同意了,但我也请他们不要过于夸大,要实事求是。谱是家族的脉络,而不是炫耀的资本。唐天明说唐院士一贯谦虚,我春节回湖东后,自然会跟他们转达院士的意见的。

腊月二十六,离春节只有4天了。

唐天明翻着台历,又转动着桌上的钢丝木偶,正考虑今天干些什么。电话响了。

王天达的声音很急促:“唐主任,不好了。郊区那边我们的工人被打伤了。”

“什么?”唐天明一惊,问:“受伤了?到底是什么情况?”

“一下子也说不清,唐主任你在哪?我正在往郊区赶。”

唐天明犹豫了下,说:“这样,我也过去。我们在郊区政府门前集合。”

路上,唐天明和王天达又通了电话,大致了解了情况。事情还是从欠薪开始的。上次工人到郊区政府堵门时,唐天明和黄区长协商,由郊区财政先拿了140万出来,解决了农民工的一半工资。另外的一半,当时就说好春节前兑现。农历小年前,王天达的公司就派人到郊区,说年关到了,请求能将剩下的一半工钱给结了。结果遭到了郊区政府的反对。同样是那个黄区长,这回态度竟然异样的强硬,说上一回完全是看在你们驻京办唐主任的面子上,否则,看你们能将政府的门堵到什么时候?再往下发展,我就得……至于现在,欠你们钱的不是政府,而是企业。而这企业,留下了烂尾楼,我们也没办法。不行这样,你们将烂尾楼处理了,拿走你们的钱,也解决了我们政府的一块心病。农民工们一听这话,自然是不高兴了。他们从农历二十五开始,就发动了上百工人,再次堵了郊区政府的大门。这回,郊区政府显然是有所准备的。大院子里根本就没人出来响应。农民工们也清楚,堵门可以,但不能妨碍公务,更不能打砸抢。如果那样,就等于给了人家口实。何况我们的目标并不是来破坏,而是来要属于我们自己的工钱的。就这样堵了一天,没有动静。今天上午,堵门的工人增加到了300人。工人们推举出了3位代表,要求跟政府谈判。政府没有答应。上午9点,突然来了3辆卡车,下来一批带着棍棒的年轻人,见人就打,打完就走。农民们基本还没反应过来,就有十几个人受了伤,其中两位伤势严重。一位脾脏破裂,正在医院抢救。现在,到达现场的农民工已经有上千人了。

“王天达,你给我听好,第一,立即通知现场的农民工,不要冲动。不准动手;第二,立即组织人员到医院,全力以赴抢救伤员;第三,从到郊区政府开始,必须一直跟着我,不准离开。”唐天明给王天达下达了死命令:“如果不执行这3条,一切后果由你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