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2/3页)

韩婺哪舍得给他,直接道:“你这粗手粗脚的,想都别想,这可是老子的宝贝,碰一个角我都得心疼死,也就是这次任务需要,主上才给配的,别说,下边城里头的动静是看得挺清楚,不愧是谢先生研发出来的东西!神物啊!”

韩婺手上的千里眼实则本名该是望远镜,这东西也不是谢时专门为了韩家军做的,望远镜完全就是机缘巧合之下出现的产物。这要从不久前说起,话说第二季稻收割完毕后,韩伋派出去天南海北寻找稻种的手下再次给谢时送来了一批新的稻株。

没错,尽管目前培育出来的“琼州矮”被发现增产效果极佳,然而谢时仍未放弃培育三系杂交水稻,那才是他心中真正的高产稻。

不得不说,在古代,只要你身居高位,位高权重,想干什么,吩咐下去,便有无数部下替你完成,且效率和完成度完全超出想象。有了韩伋的协助,谢时不用如同李时珍寻百草般,苦兮兮地到处收罗稻株,只需要坐等别人帮他收集好实验稻种。

不过这批来自各地农田或是野外的稻株还得谢时一一检查,再用有放大功能的放大镜进一步检视,确证花药是否开裂等情况。之前的检视谢时只是简单用两块玻璃薄片做了一个可以放大五倍的简易放大镜,不过第二次实验,谢时为了筛选更加准确,需要用到显微镜观察花粉反应,了解到韩家门下秘密收罗了不少当世顶尖工匠的谢时也不舍近求远,直接找上韩伋,请他家工匠帮忙制作一台显微镜。

韩伋对此毫不含糊,当即命人唤来玻璃工坊的大师傅,让谢时将所需东西的要求告知他。因着要做的东西是个前所未有的新事物,谢时还给这位老师傅讲了讲简单的透镜折射原理,好歹让人知道自个为何要做这个东西。哪知道,老师傅听的稀里糊涂,反倒是一旁的韩伋不仅听懂了,还举一反三,提出了望远镜的可行性。

谢时当场愣住,心道,这莫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参差,瞧瞧人家韩伋,听到放大镜,顿时便能联想到行军打战观察敌情必备的千里镜,而他还傻不拉几地做观察实验呢。

最终,经过玻璃工坊老师傅的精心打制,不仅谢时想要的显微镜到手了,老师傅还在他的理论指导下,摸索着造出了望远镜,不过这名字只是谢时的叫法,其余人等皆以此名过于直白,而给它起了个雅号为“千里眼”。

周围的士兵们显然也听过这位谢先生的事迹,若是从前不知道,那这次出兵之后,必然也知晓了,毕竟他们这次出来带上的各种吃的全都是出自这位神人之手!

这些神奇的自热米饭和方便面可把这些从未吃过书院食堂的韩家士兵给惊到了,这次出行,除了主上的任务,每日这些士兵们最期待的就是放饭环节,不用赶路的时候,驻地上大锅一架,等水烧开,十几包方便面下锅,再加上配备的酱料,打几个鸡蛋进去,不消半刻钟,每人便能分到一碗热腾腾的汤面,那滋味,可真的天皇老子来了都走不动路!

若是急着行军或是没有条件做饭,便每位士兵分发一个自热米饭,水一浇,等锅不冒烟了,揭开就是煮熟的米饭,每人舀一勺拌饭酱,几个士兵再围在一起分食一个肉罐头,若是哪天运气好,还有秃黄油拌饭吃,那才是至高无上的美味,吃得那些老兵都不禁默默心疼从前荒郊野外行军训练、护镖途中吃干粮的自己,谁能想到在荒郊野外还能吃上这样的东西。

韩婺拍了拍身上爬着的大蚂蚁,碾死在脚下,复看了眼底下的建宁城,埋汰道:“个奶奶的,也不怪人人都要造反,这些朝廷官兵如今都是个什么德行,咱们顶多比人家早出发一个时辰,如今在这部署了一天,愣是连个官军的人影都没见着。这要是打起战来,这些人恐怕连那群反贼之类的散兵游将都敌不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