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2/2页)

无独有偶,招安使团下榻的客栈中,谢璞也正提到同一个名字。

“你说那位名叫谢时的公子,如今是那韩家主颇受信重的幕僚?”

汇报消息的小厮点头:“是的公子,就连那谢公子回乐县,韩家主担心其安危,还派了自家三百护卫相送哩!而且根据这福州城中的传言,这位谢公子似乎颇有些神异之处,传闻其手上有亩产翻倍的神稻!”

谢璞嗤之以鼻,“子不语怪力乱神,都是一些无知百姓的讹传罢了,日后不必再提。”对于这所谓的神稻,谢璞是一概不信的。他更关注的是谢时的身世和如何借着谢时和那韩家主的关系,达到招安的目的。

“可有查到其人身世?”

小厮皱眉,为难道:“公子,此地非京师和陈郡,没有谢家的人脉关系,小的只查到那位谢公子乃乐县一庖厨之子,生母早逝,家中人口简单,谢公子也未曾婚配,唯有其父谢巨和他。这谢公子自小体弱多病,虽是乐县有名的才子,不过不知为何,他考了秀才后便不再参加科考,转而在书院中当了厨子,倒是得了一个“谢易牙”的美誉。至于其他的,因为公子您让我暗中打探,不得让别人知道,因此小的还未能查出些什么……”

谢璞皱眉,不过他也知道此地非谢家的地盘,确实不好打听消息,更何况还不能打草惊蛇,惊动到韩伋那边。他摆摆手,让人下去后,便在案上展开宣纸,开始磨墨,打算书信一封,派人乘船北上送到大都去,直接将谢巨父子的一干信息写上,询问父亲族中可有哪家丢了亲生骨肉。

若那谢公子是族中哪家不小心落在了外头的子弟,如此最好,即便不是别的叔伯的,而是自家父亲的“外室子”,也无妨,大家族中,这等事情委实经常发生,大多外室子都是养在外头,不能进族谱罢了。

谢璞虽初知有这么一个人存在的时候,心下为某些猜测不喜,但后来想想,一个不在族中培养,而是外头长大的野孩子,如今又同反贼同流合污,成了反贼的幕僚,即便再如何优秀,断然也是威胁不到他身为谢氏嫡长子的地位的,那么又何妨同他计较,岂不是自乱了阵脚。

相反,若那谢时真乃谢氏之子,无论是他爹的还是别的叔叔伯伯的骨肉,都一样,这谢时若是想要认祖归宗,便难免有求于他,而他也可以借着这一层亲缘关系,让其劝说那软硬不吃的韩家主接受朝廷的招安之策。

此时的谢璞从未想过,这世上会有人不稀罕所谓的世家子身份,也不稀罕所谓的认祖归宗,登进族谱。在谢璞眼中比身家性命还重要的东西,在有些人眼中,却犹如草芥,可弃之如敝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