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2/3页)

吴熊暂时安然无恙,接下来只需要按照老大夫开的药方慢慢静养,外加按时对伤患处消毒包扎,相信假以时日便可恢复。谢时也总算放下心头大石,如今也腾出空来,打算料理那伙贼人。

王甲办事速度很快,没让主子等太久便回禀了查清的事情缘由,原来郭家小儿患病后,田庄管事确实为他家请了大夫来看,也开了药服下,只是许是那大夫水平不高,此后一直不见好转。

郭老七私下里不知从何处听了哪个长舌妇的话,花重金偷偷请了神婆做法驱邪,喂孩子喝了不少符水,后来又散尽钱财买了大补的药材给小儿补身体,谁知孩子被这么一折腾,气息愈发微弱了,彻底陷入了昏迷,刚好有陌生的外乡人找上门来,花重金让他带着,偷偷潜进谢庄种仙稻的田区,视子如命的郭老七为了筹钱救儿自然便背叛了谢时……

谢时无语,难怪新中国建国后干的大事之一就是在乡下扫盲和去除封建迷信,实在是迫在眉睫啊,瞧这掏心掏肺当爹的却差点把孩子害了。至此,谢时以为这就是一出病急乱投医的悲剧罢了。

至于如何料理这些人,谢时本也没打算取郭老七性命——虽然在这个年代,人命如草芥,打死个别叛主的农奴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但谢时干不来这喊打喊杀的事儿,此时听了王甲的调查,便打算从轻发落,只把人赶出田庄,丢到修城墙的苦力队伍中,至于郭家小儿如何处置,谢时有些头疼,此时他便无比想念伋兄,想必若是他俩交换,伋兄必定游刃有余。

“官人!官人!那大夫说、说……”谢时这厢正打算给他家伋兄回信顺便求助,黄午便急匆匆跑了进来。

谢时皱眉,见他神色惶惶,大汗淋漓,从案桌后走出来,奇道:“何事如此惊慌?”

黄午站定,勉强稳住身形,咽了咽口水颤声道:“卫大夫说郭小儿患的恐是疫疾,而且他在庄里巡了一遍,说其他区的人目前还未发现染疫的状况,但郭家周围几户人家却都出现了传染情况……”

瘟疫啊,这可是一个令人闻之色变的词语,几千年来,古人一直在战“疫”的路上,但无论哪一个地方一旦出现了瘟疫,几乎都是落得横尸遍野,千里无炊烟的结局。

窗外的蝉鸣愈发大了,甚至到了入耳轰鸣的地步。谢时心跳得厉害,他双拳紧握,闭了闭眼。古人云,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自旱灾来临,谢时便一直在暗中做准备,但是万万没想到疫病竟首先在自己田庄发现了。

“传我命令,立刻封锁田庄,即刻起,没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入田庄!若是有谁出逃,违者全部抓起来。还有,立刻将郭家及其附近染病的人家隔离起来,任何人不得靠近!”谢时当机立断,吩咐道,见黄午还愣在原地,不由催促道:“还不快去!此次是你戴罪立功的机会,别让我失望。”

其实脚还有些软的黄午一听戴罪立功,立马支棱起来,“诺!小的这就去办!保证连一只狗都跑不出去!”

黄午走后,王甲近前,低声请示道:“主子,此地出现瘟疫,不宜久留,属下护您离开?”

谢时摆摆手,背手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稻色,轻声道:“我暂时离不开,倒是你,带上我的令牌和书信,顺便去为我运输和另外置办一批物资。”

晌午,戴上养济院赶工制作的棉口罩,屡劝无果的王甲只能接下谢时的命令,策马离去。

————————————

几日后,福州城闹市长街。

“老人家,劳驾,同您打听个事儿,怎么近日福州到处都是卖这凉茶的?排队的人还这么多!”人群中,许久未曾到福州进货的商贾头子奇怪问道。

老丈一听,立马来了劲了,高声道:“官人是外地来的吧,难怪没听说过咱凉茶,这凉茶可是好东西,是有病治病,无恙安身的平安茶!这原本是乐县的特产,是咱们谢神仙谢公子从天庭带来凡间的神汤,每日一碗,我保证你清热解毒,强身健体,无病无灾,最重要的是它能预防疫病!听说北边现在有了瘟疫,可不得天天喝着预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