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那不是有小册子(第3/4页)

再回忆起自己曾警告过小麦的话,一时脸上有点儿不自在,就是不太明显。

同时,在心里再次觉得,小麦憨厚。

罗婆子一边卷被褥,一边琢磨:

咱将心比心,换成咱被婆婆那么对待,眼下婆婆又巴巴的将东西收拾回去,吐出的话跟放屁似的不做数,换作那爱咬尖儿的儿媳,眼下夫君又要指望自己娘家,有倚仗,即便没有张嘴就说出一些难听话,也会脸上带笑、实际心里很不舒服地装傻充愣埋汰几句:

“娘,不是你老说的嘛,我咋能回去呢,住在一起多耽搁夫君念书……”

咱会寻思:总不能你撵我出去,我就要出去,你让我住一起,我就住一起,为那口气,指定也会阴阳怪气两句。

其实,小麦要真那样做,她眼下也要听着那小话儿。

然而,没有。

罗婆子扫眼小麦。

她那个傻儿媳正实实在在搬家,不用她啰嗦,就将东西收拾干净的,还将摆在窗台上种的小花都给搬到儿子那屋。

你说,一个女子,你这么主动干啥,也不怕个羞。

不知道的,以为小麦馋她儿子馋的不行了呢。

事实上,只有她这做亲娘的知晓自己儿子是啥德行,那都恨不得小麦洗澡,他去偷瞅,是她儿子馋小麦。

扯远啦,咱就说这个事儿。只能说,小麦憨厚,没揭她短,也没摆谱。

这种复杂的心情,让罗婆子脱口而出对小麦道:“岁数小就是好啊。”

岁数小的新媳妇,就是比那过门多年的儿媳妇好教。记仇也好哄。

“嗯?”

“嗯什么,没和你说话。对啦,你回来干啥?是稀饭让你回来的?”

小麦说不是,峻熙哥不知晓她回家。

想起外婆嘱咐的,要嘴甜些,小麦道:“我惦记您,正好我娘家玉米收口了,娘,那玉米可大个头啦,我去给您煮上,您尝尝。”

“先别忙那个,我问你,这几日咋样。”

小麦自然实话实说,昨儿猎猪,有撞吐血的,两位姐夫也受了伤,大姐夫怕朱家祖父看见伤口,都没敢回家。

倒是罗峻熙,依旧被两位姐夫护的好好的。

至于今天,一早就走了。

“娘,您是不知晓,不早走不行。猪会撵地里去。

夫君当着村里好些人的面前跑。要是跑的不快,游寒村的庄稼就会被祸害。真是后怕。

昨儿外婆还说,要是真祸害了村里的庄稼,要是再被人发现是峻熙哥招的野猪,那村里那么多户人家就会找咱家大闹,不得让咱家赔钱呀。”

罗婆子听的闭了一下眼睛。

再睁开时,将小麦扯近一些:“我问你,那你俩那个了嘛?”

“哪个?”

……

玉米在锅里翻滚着。

可罗婆子一点儿胃口也没有。

躺在她自个那屋炕上,对面她儿子那屋,被她折腾得乱七八糟也没心思管,全凭小麦自己在那屋忙乎。

罗婆子一会儿在心里骂:

罗峻熙,你咋那么不中用呢,我说没说过让你圆房,咱不换媳妇了,好好过日子。那都不换了,躺一铺炕上还将媳妇闲在一边?

要气死她啦,一点儿也不随他爹。

是不会啊是咋滴。

不会,那不是有小册子吗?那么贵的册子,得做多少块豆腐才能买一本,都不知道翻翻。

而且这回咱真怨不着左家,拢共才三间屋,特意给倒出一屋,还是离大屋挺远的,隔间灶房。这事办得多明白,就差明告诉稍稍出些声音也听不到,那还有啥可不好意思的。

你要是这么一直招猪下去,招个十年八年的,这些年都要在左家住,你也不圆房呀。

罗婆子一会儿又撕起嘴上干裂的唇皮,心里正来回拉扯:那个,要不要给儿子呢。

哪个呀。

话说,罗婆子这两天没闲着,附近拢共不是七个村?再朝下走最边上那个村,柳树毛子村有位“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