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第2/3页)

孟秀顿了顿,旋即扯起嘴角笑了下,僵硬地点头。

·

“卢参军,您的报纸,我给您放门口信箱了!”

随着送报员的一声吆喝,卢青从睡梦中醒来。

他听到男子的脚步声自门外的走廊上轻快地远去,不一会儿,那道年轻的声音又出现在隔壁的屋舍前。

“张从事,您的报纸,我给您放门口信箱了!”

除了称谓不同,用词和语气皆一模一样,这般朝气蓬勃的声音,应当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郎吧。

卢青躺靠在床上,漫无目的地思索着这些不相干的琐事,待稍稍醒神之后,他便折身而起,拿起放在床头的衣服穿上。

踩着厚而柔软的棉拖鞋,卢青走到窗边,拉开厚厚的麻布窗帷,伴随着迎面拂来的凛冽的晨风,明亮的朝晖穿过窗棂洒落在室内的木地板上。

他拿起窗旁书桌上的茶杯,将昨夜未喝完的已冷透的水浇在了桌上的茶花盆栽里,随即往炉子里加了两个蜂窝煤,又从水缸中舀了一瓢水倒在壶中,提起水壶放在炉上加热。

等待水开的期间,他打开屋门,从门扉右侧钉于墙上的收信箱里抽出了刚送到的报纸,之后也未急着回屋,而是走到廊下有阳光的地方晒起了太阳。

因是冬季,庭院里的花木大都树叶落尽,枝条光秃,一派冬枯景象,不过这在朝阳的映照下,倒是显得意外的清爽明朗。

卢青望着外面的庭院伸了个懒腰,感到前所未有的舒适。

自从进入军府,成为录事参军后,他便搬入了这座名为“鹿鸣公馆二号”的宅邸居住。

据同僚所言,这附近两闾的住宅在几年前都是士族官员的私人宅邸,后来主公从匈奴手中收回密阳城,得知这一片宅子的原主人都已被匈奴所害,便将这些无主房收为公用,统一修葺后,命名为鹿鸣公馆,专门分配给府内的官吏居住,偶尔接待外来的客人。

州府的官吏众多,住宅有限,不可能一人分配一座宅子,因此当初便设了规矩,凡已成家的,或是父母俱在的,可申请单独分配一个院落,独身一人的,则只能与同僚同住一个院子。

卢青身为单身汉,哪怕官职再高也只能和同僚一起住。

不过他对住宿条件并无什么要求,本就是免费的住所,何来那么多讲究。

况且这分配的屋子已整修得足够精致,不仅室内家具一应俱全,还有许多之前他从未见过的稀奇之物,譬如那无烟无味易于燃烧的蜂窝煤、方便书写的高脚书桌和椅子、一旦拉上便可使屋子陷入黑暗的有助睡眠的窗帷等,都令他十分喜欢。

除此之外,入住这鹿鸣公馆,每逢换季和特殊节日,还可额外收到一些主公发放给官吏的福利。

如他在冬季入住,便收到了一套包括被褥、毛毯、鞋帽、棉衣在内的棉花制品,可供烧水取暖的火炉,以及一盆团起白色花苞的茶花盆栽。

起先收到这茶花盆栽,卢青是有些费解的,还琢磨了好一阵主公的用意。

后来,他将盆栽放到室内可照到清晨太阳的书桌上,每当在家工作时,抬头看到这浓绿的颜色,他总会觉得心情倏然轻松不少,这才明白主公的良苦用心。

在门口晒着太阳翻着报纸,没多久,屋内水壶便发出了水开时的咕咕声响。

卢青拿着报纸进屋,用热水洗漱了一番,继而泡了杯热茶,坐在桌前一边读报一边喝茶。

今日他不必去军府报道,而只需在巳时中生到卧龙阁授课即可,因此早晨的时间还很充裕。

就这样配着热茶,读完了十二月的新报,卢青这才不紧不慢地换鞋出门。

难得冬日有这般晴美的天气,应上街好好逛逛。

离开馆舍后,他特意去到郡学对面的聂氏食肆吃了碗番茄鸡蛋面。

汤面的番茄味浓郁,酸甜鲜香,很是开胃,唯一令他不满的就是汤里找不到半点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