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封建主义监国核心价值观(第3/3页)

仪式这种东西,什么都不是,但又什么都是。

太子熬过来了,代价是一对烂脚——原本完好的右脚也有了病足的趋势,消渴症的病足越发严重了。

太子如此坚强,就连在一旁看笑话、等太子实在熬不下去,主动退出或者干脆当然晕倒,以备随时顶替太子完成祭祀任务的汉王都暗自佩服不已。

我错了,太子大哥不总是躺赢,起码在能忍这一条,我远远不如大哥。

汉王没有等来太子在祭祀上犯错。

不过,这只是开始,亲征鞑靼起码要打个一年半载,太子有的是机会犯错。

太子监国,在文华殿正常上朝。永乐帝给太子制定的权限说的很清楚:

“唯文武除拜、四裔朝贡、边境调发、上请行在,余常务不必启闻。”

意思是说,除了重要文武大臣的任免、邦交军事等国家大事以外,其余的事情交给你自行处置,不用问我。

这是太子监国的基本法。

永乐帝还教导太子治理“常务”的封建主义监国核心价值观:

“朕命尔监国,凡事务宽大、勿躁急,文武群臣皆朕所命,虽有小过勿需折辱,亦不可偏听以为好恶……敬之慎之!”

意思是说,凡事都要冷静,这些大臣都是我任命的,一定有我的道理,他们若有小过错,差不多教

训一下就行了,不能偏听偏信,做任何一个决策之前都要谨慎。

此外,永乐帝还制定了严格的监国程序,太子每一项举动,都必须在程序上合法:太子绝对禁止私下见官员,所有官员,都至少成双入对和太子议事。

大朝会之后,太子要召见官员谈事,“须与前项官员一同进出,如有独进独留者”,必须有监察御史、鸿胪寺官、司直郎、清纪郎这四个部门的官员在旁边监督。

如此严苛的程序,太子一举一动都在御驾亲征的永乐帝监督之下。

可是若监察御史等微臣包庇太子怎么办?谁来保证这个监督有效呢?

永乐帝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一个绝对不可能包庇太子的人——汉王。

太子监国,汉王监督太子,双重监督。汉王拿着放大镜观察太子,简直不要太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