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6章 不速之客(第2/4页)

科学家,尤其是做到院士这个程度,已经可以拥有自己的个性,只要不是做的太过,没人会动辄将院士置于死地的。

至于被人打压和针对,其实也不怕,有院士这个金字招牌在,只要自己想要做项目,还是能保证有项目做的。

而衣食住行生活方面的事情,就更不用担心了。

他已经具备躺在功劳簿上,吃喝不愁过一辈子的资本。

所以说,一个院士如果不过分求财和追求地位的话,即便是方辰这样的人物,不太能对他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方辰并没有对倪广南的直白,产生任何反感之意,而是径直笑道:“既然倪总工开门见山,那我就直说了,我这次来拜访您,就是想要请您来擎天工作。”

“擎天工作?”倪广南愣了一下,然后脑袋顿时摇成了拨浪鼓,说道:“谢谢方总您的好意,我现在还没有想要去其他公司工作,联想还有大量科研项目等着我做。”

说真的,他的确十分欣赏方辰,甚至对方辰格外推崇,一直认为国内的企业家们都应该向方辰学习。

学习方辰如何的重视科研,重视科研工作者,公司发展以技术创新为主。

说实在话,这些年科研技术人员的工作收入的确上涨了一些,国家也不认为科研技术人员利用休闲时间去其他企业进行技术指导,是挖社会主义墙角,是一种职务犯罪。

但实际上,这不过是对于前十几年,脑体倒挂,“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一种弥补,但脑体倒挂的问题,依旧存在着。

那些上了大学的知识分子,普遍收入是低于工人这样的体力劳动者。

没办法,工人的岗位工资本来就比知识分子高,毕竟一个是在一线工作出大力的,一个是坐办公室的,以按劳分配为原则的话,前者的岗位工资更高,自然是合理的。

而工人们普遍上完高中,甚至上完初中,就进厂工作,工龄工资自然比上到大学才出来工作的大学生们高。

并且这种差距,在过去,几乎会伴随着两个人一辈子,一辈子都不会得到改善。

至于跟个体户们比,那知识分子的收入就更不算什么了。

曾有人算过一笔账:1985年,一个茶叶蛋的成本为0.15元,市场售价为0.40元,一天只要卖出100个茶叶蛋,每月至少有750元收入,而从事导弹原子弹研究的科学家,月薪最多不过三百元。

并且这三百元,还要总工,总指挥,总设计师这样的三总工才能拿到手,一般科研人员,也就七八十块钱而已。

在如此巨大的收入差距面前,“教授卖烧饼”,“医生摆地摊”,“专家蹬三轮”屡见不鲜。

然而就是在这种环境之下,方辰却反其道而行之。

擎天真正做到了尊重知识,尊重科研技术人员。

在擎天,科研技术人员的工资基本上都是同年龄,同职级中最高的。

并且这个高还不是一般的高,在擎天,一个大学生的工资,顶的上外面企业工人半年的收入。

而且除此之外,只要科研技术人员做出成果,擎天还会发大量的奖金下来,这些奖金有时候比一年的工资收入都高。

另外,就是擎天舍得科研投入,据他的了解,擎天随便一个实验室的科研经费,就比整个联想的科研经费多。

而这样的实验室,擎天国内有二三十个,国外也有十几个。

然而最重要的是,擎天的产品,不是其他企业没有的,就是做得最好的,质量和科技创新完全碾压竞争对手的那种。

他觉得像擎天这样做产品的思路,才是一个企业应该做的,才能在保证销量的情况下,为企业赢得大量的利润。

然而只有有了利润,并且企业也愿意投入,那企业的科研技术人员才能研制出更好的产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