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9章 一条活路(第2/4页)

自家人知道自家人是什么模样,指望东倭政府那群没有脊椎的玩意,他还不如指望方辰,指望他自己。

要知道,之前签订《广场协议》,除了美国,英国,法国这些发达国家之外,最为积极,推动这件事情的,就是他们东倭负责经济的大藏省。

如果不是大藏省的积极推动,《广岛协议》也不会签的这么快,签成这个鬼一样。

东倭的GDP看似高了两倍,但产品却逐渐卖不出去,对外失去了吸引力。

这对于,东倭如此一个靠外贸的岛国来说,简直是无比致命的。

“既然这也不行,我建议,这件事就此打住,把资金从期货市场给抽回来得了。”方辰说道。

“这行不通的,万万行不通!”

滨中泰男的脑袋顿时摇成了拨浪鼓。

说在实话,作为多头主力,主要提升铜期货价格的存在,在期货市场上,他的获利并不算太多,从铜价1600美元,拉到现在的3000美元,看似涨幅在80%以上,但实际上他的获利,并不超过30%。

没办法,他既然要不断的拉升铜价格,那么洗盘的付出的成本,以及在不同的节点,付出大量的资金等等,都是要算作他的成本的。

根本无法像一些散户那样,只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点位进入,然后所要做的一切,便是静静等待,然后就能不费吹灰之力的坐电梯,获得全部的收益!

再者说了,就冲着他手中掌握着数百亿美元的资金,其收益率注定就不会高了。

这也算是一种大资金魔咒。

但仔细想想,其实也正常,不管是股票,还是期货,外汇市场,都会有一些顶尖的散户,能做到八年一万倍。

而他可以自信的说,他操盘水平,绝对比那些所谓的牛散要强的多。

可作为掌握着几百亿美元的主力,要是也跟散户一样,八年翻一万倍,那市场,甚至整个人类经济岂不是要垮掉。

毕竟人类繁衍数万年以来,攒下来的财富,也就几百万亿美元。

像美国这样的世界头号强国,此时一年的GDP才七万亿美元而已。

而巴菲特这样的股神,九十年代之前,每年的收益率通常在20%以上,有时候还能达到30%以上,可现在随着手中掌握的资金越来越多,收益率也在逐步下滑,甚至都有点连指数基金都跑不过的意思。

既然在期货市场挣的不多,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费劲吧啦的将期货价格给炒起来?

其实原因很简单,还是要落到“套期保值”这四个字,而这也是期货的本质。

更是住友会社为什么要建立这么个交易部的原因。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铜加工企业,以及铜矿主,可以说铜价每上升一百美元,都能给住友会社带来数亿美元的庞大利润。

如果再算上其他的铜加工企业,铜矿因此而增加的利润,简直以数十亿美元计。

可以说,将铜价提升到三千美元一吨,差不多意味着,全世界但凡使用铜的制造企业,将额外多支出上千亿美元。

而这上千亿美元去哪了?

不就是落到了他们住友会社和其他铜加工企业,以及铜矿主手里了吗?

这就是,住友会社和其他铜加工企业,铜矿为什么会让他把铜期货价格炒到这么高的原因。

嗯,没错,支持他的力量中,除了住友会社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大型铜加工企业和铜矿主们。

要不然的话,他哪来那么大的力量,能打败索罗斯他们这么多欧美基金会和金属贸易商的联手攻击。

可正是因为如此,也就决定了,跟索罗斯他们这一仗,他只能有进无退!

毕竟他要是退了的话,不但意味着在期货市场会面临数十亿美元的损失,更意味着在现货市场上,要少赚数百亿美元,甚至更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