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第2/5页)

苗洪举笑了两笑:

“过继的事不好说,不管过继不过继,子孙们每年上坟都不会落了谁。至于你的钱财我还是那句话,你自己处置吧,不用给我们。”

他已经在爹妈坟下面给大哥立了一个衣冠冢,年节烧纸时也不会落下他。至于四个侄子,都没到成年,不能埋祖坟。

二爷明白,他兄弟是不赞同他的想法,也没看上小刚,忍不住叹了口气。

是他多管闲事了,眼下老苗家的子孙都是兄弟这一脉的,他自然更有资格决定他们的将来。

但兄弟竟然对他手里的钱财没一点反应,这是他始料未及的。

虽然在国外生活了大半辈子,但他心里还是标准的国人思想,自己奋斗了一辈子的财产他只想留给血脉亲人,全部给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刚,他心里终是没那么甘愿的。

再说茵茵原本打算把奖品送给嫂子们,不想没送出去,因为二爷的到来,他拿了一箱子手表当礼物给家里人一人一块,这让茵茵怀疑他在国外就是开钟表厂的。

既然家人不需要了,那就留到过年的时候厂子里评出优秀员工来,到时当奖励吧。

服装厂正有条不紊地生产着,而旁边的养殖场也不闲着。

茵茵用勤奋值开了十几个中型培养槽出来,场子里在加盖暖棚,然后用培养槽养蔬菜水果。

暖棚只有两米多高,里面搭了长长的炉筒子,冬天要烧炉子保持温度。

几排鸡舍全部装满了鸡笼子,茵茵仍是坚持孵化器不停,每天鸡蛋的产量可达到五千斤。

现在福平副食品店是直接进场子里的鸡蛋和鸡鸭,还有点心厂,也是进茵茵家的鸡蛋。

产量高了,就有点消化不完,多余的还会送到滨海,几天送一回,再有军区的定期采购……每天的销售额不是一笔小数目,再加上现在出去拉脚的人赚的比以前也更多了,光养殖场日毛收入就通达到三千五百块左右。

服装厂也不差太多,不过是按出货量来计算的,和养殖场的日固定收入没法比。

茵茵手里钱多了,就想着要不要再做点什么。

只是开工厂目前是不想了,过了年还一个和比尔合作的食品厂,搞太多也顾不过来,那不如修桥铺路?

这个可以考虑,至少得修一条主干道到市里,家里常走这条路修好了自家也受益。

家里现在也有车了,是为了送货方便,叶隐川给弄了辆能拉货的大汽车,司机是苗于荣。

要不怎么说三哥心灵手巧呢,学什么东西都快,不管是开拖拉机还是大汽车,当然场子里的保安们多数也是会开车的,倒也不怕有车没人会开。

路修好了,送鸡蛋的时候也能更安全一点避免路上的损耗。

孙琪将茵茵这项计划计在本子上,这是有空了就要实行的。

“其实我觉得应该办一个学校,你看咱们这,上小学还好,在五队能上,可那学校也够破的。而上中学就得跑到乡里了,太远了,还没有学前班,尤其像咱们场子里职工,任由孩子到处乱跑,一天只到晚上天黑了才经管,不安全。”

“那你是想……”孙琪不太敢相信,茵茵竟然敢这样打算。

茵茵肯定地点头:

“建学校花不了多少钱,关键就是弄一块地圈出来,建几排教室打些桌椅就完事了,关键是请到合适的老师,而且这个是要长期投资的不能断。不行,这个得仔细想想,先记下来吧。”

“茵茵在忙?”

“刚子哥!”

茵茵礼貌地对过来的苗于刚点点头。

小刚笑得温和:

“嗯,看你挺忙的就过来瞧瞧,有没有什么是我能帮上忙的?”

茵茵笑笑:

“刚子哥自己都那么忙,可不敢劳烦你。再说场子里也没什么大事,就是种种庄稼,喂喂牲口的,算不上忙。”他也帮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