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2/3页)

宋舒敏说的不是大话,卫慧给蒋乔准备了一件羊毛夹袄和几斤上好的毛线。

这话把宋雅茹说得讪讪的,她这个做外婆的没给孩子准备一样东西。宋雅茹连忙说道:“好了,敏敏一家就回去吧。路上小心点。”

一家三口下楼时,天色已经晚了。道路上空荡荡的,只有靠进路边的楼房传来的一点光亮和声音。

大冷天的晚上谁也不愿意出来吹冷风,与来的时候相比,蒋乔一行人没遇上什么人。

没遇上人更好呢,宋舒敏可不想被人抓着问,怎么不在爸妈家住一晚?这么快就要回去了?

其实家属院的人心知肚明,吴家的小女儿跟家里人都不亲,吴家平时就当没这个人。只要宋舒□□动出现时,才会想起这个小女儿来。

宋舒敏左手被蒋乔拉着,右手被蒋维均拉着,心里暖烘烘的,她知道父女两个这是在安慰她呢。

宋舒敏语气平静说道:“我没事。很早的时候我就看开了,我不在意这些事,你们两个也不许在意。其实我心里还有开心呢,吴香这么一闹,我们还能早点离开。”

很小的时候,她是渴望过父母的,她九岁时被外婆托人带到宋雅茹身边,那是她第一次见到父母,心里非常开心。可宋雅茹待她非常客气,她在吴家感觉就像是个客人。

更大一些,她就知道了宋雅茹每个月给吴香寄钱寄亲手做的衣物。而她呢,宋雅茹从来没给外公外婆汇过一分钱,除了诉苦的信,没寄过任何的东西。

她的心就冷了,虽然吴家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工资的大头都要寄到乡下去,可连几斤的玉米面都拿不出来?

外公外婆要不要是一回事,给不给就是另一回事了。她从此不对父母和哥姐抱有任何期待。

她心里分得很清,比如说给卫慧一百块的过节费,但从来不会给宋雅茹一分钱,顶多给他们买点东西。

卫慧起码精心养育了蒋维均,对她和蒋乔也大方。宋雅茹呢,她没用过她的一分钱,每次回来住,都是自带钱和粮的。

养谁亲谁,这句话不错。宋雅茹没有养过宋舒敏一天,如果不是宋舒敏回来,她都不会想起这个小女儿。

吴香虽然从小在吴老娘身边长大,可她是宋雅茹的第一个孩子,对宋雅茹的意义自然不同。

再者不说钱物了,她为吴香操的心是最多的,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吴香就是那个最会哭的孩子。

三人在火车站的招待所窝了一宿,天刚刚蒙蒙亮,就提着行李出门吃早餐。在小吃店吃完本地特色的早餐,就往火车站去,买去沪市的火车票。

想起沪市这个她生长的城市,宋舒敏一阵感慨,忍不住跟蒋乔絮絮叨叨起来,“妈妈在沪市住的是一栋小洋房,三层楼高,有十二个房间,院前有梧桐和玉兰树。”

“小花园里种满了各种花卉。妈妈的房间在二楼,春天一推开窗户,就能闻到白玉兰的香味。可惜现在我们一家都在京市生活,那栋房子空了,没人住。”

闻言,蒋乔心里一动,房子空着空着就会被人占了。即使将来能要回来,也是麻烦,要跟十几户人家交涉。况且住进去的人那么多,小洋楼指不定会被糟蹋成什么样子。

蒋乔眼神天真地看着宋舒敏,说道:“妈妈,既然没人住,为什么不让没地方住的人住进去?”

这话,宋舒敏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能跟善良的闺女说,她妈妈没那么大方善良,宁可让房子空着,也不愿让人住进去吗?

她又不缺那一点房租,那栋房子对她来说不仅是房子,是回忆,是最亲的外公外婆留给她的念想。

宋舒敏给蒋维均使眼色,让他把这个问题接过去。做父母即使有私心,没那么大公无私,也不愿在孩子面前说出来。

蒋维均清咳一声,说道:“没房子的人有很多,妈妈的房子住不进那么多的人。而且那房子是妈妈外公花钱买的,不能白白让人住进去。住进去的人得交房租,一栋小洋楼的房租可是不便宜,大多数人都租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