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3/3页)

卫景朝没有考过秀才,走的是国子监监生的名额,所以没法比较。

卫景朝倒是有些惊讶了,“四年?”

事涉谢治前程,沈元谦亦重视了些,淡声与他解释,“四年前我与柔儿初至荆州城,我们人生地不熟,对荆州城一无所知。恰好柔儿生病,是谢治带我们去找了医馆,救回柔儿和她肚子里的沅儿。”

他道:“那会儿谢治从未读过书,是后来我手把手教他启蒙的。”

谢治倒也磊落光明,“草民祖籍城外谢家村,自幼父母双亡,靠乞讨为生。幸而碰见沈兄和沈妹妹,才有幸读书识字。”

卫景朝又听到“沈妹妹”三字,脸色不大好,却忍住什么都没说,只颔首道:“确实不容易。”

他像是多年来鼓励太学学子一样,随意鼓励道:“你既有如此天分,便当多加努力,早日考过秋闱和春闱,报效朝廷,造福百姓。”

沈柔闻言,看了沈元谦一眼。沈元谦微微一笑,冲着她挤眉弄眼,她便明白哥哥的意思。

谢治毕竟是个无父无母的乞儿,虽有籍贯,却无身家,经历不算清白,易被读书人不耻。

这样的出身,日后考了举人进士,难免被人看不起。

但有了卫景朝这句话,哪怕只是一句套话,日后再考试,考官们也不敢再因他的身份来历而说出歧视的话。

卫景朝心里有数,但也不吝啬。

毕竟,谢治看着他时,没有任何嫉妒和酸涩,并不像和沈柔有什么私情的样子。

除了那个“沈妹妹”着实膈应人,其他的倒也没什么。

他侧目看沈柔一眼,眼巴巴地问:“我这样说,你满意吗?要不要我再给他题幅字,他是你和沅儿的救命恩人,我就写忠君报国,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