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交代(第3/3页)

林若秋怔住,古先生并非信佛之人,那么这句话想来也不是打哑谜,莫非……他真的瞧出了什么?

林若秋面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声音战栗,“您的意思是……”

楚瑛急道:“古先生,您倒是说句话呀!”

大古摇头,郑重的朝他施了一礼,“殿下,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从来处来,到去处去。娘娘的厄运,自非我所能化解。”

说罢,便头也不回地出去。

楚瑛以为他在敷衍塞责,正待追出去,林若秋却叫人唤住他,“不用追了,让他走吧。”

楚瑛有些不甘,“可是母后……”

到了这个关口,林若秋反倒笑起来,“他已经尽到他的责任,为本宫提供了指引。更多的,古先生也无能为力。”

楚瑛惶惶看向她,似乎不解她何以能这般平静——仿佛是一种对死亡的超然。

他只觉整颗心都揪起来,大颗大颗的泪珠从面上落下。

林若秋将他叫到跟前,边为他拭泪便问道:“这几年你在蜀中过得怎样?”

虽然年年团圆都能见着,可儿行千里母担忧,自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道清的。

楚瑛点点头,声音都沙哑起来,“我很好。”

林若秋看出他说的是实话——他比以前结实了,气色也红润许多,可见巴蜀的确是块山灵水秀之地。她便笑道:“那母后便放心了。”

她打量和记忆中分毫无差的面容,叹道:“母后听说柔嘉县主到蜀中找过你几次,可你总没见她。母后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因着先前魏氏之事,总觉得有些对不住人家。可日子是给自己过的,不是做给别人看的,难得县主对你一片真心,为何不重拾过去好好待她?母后知道,你对她并非无意。”

她谆谆握起长子的手,“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有些事你若不主动一些,或许会抱憾终身。”

楚瑛只顾点头如捣蒜,急忙道:“都听您的,我都听您的。”

林若秋有些好笑,“什么叫听母后的?你自己的路,当然得自己决定怎么走,旁人做不了你的主。”

楚瑛这才正色,“儿臣定会好好待她,绝不辜负。”

林若秋见他终于破除迷障,徘徊已久的心事终于放下,噙笑道:“这就好,母后虽看不到你跟柔嘉成家立业,知道有这份心,母后便心满意足了。”

楚瑛的泪险些又落下,却忙忍下去,免得母后见了为难。他从前怎会听信挑唆觉得母后不爱他呢?这世间或许没有比母后更关心他的人,只是他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耳畔林若秋的声音复又传来,楚瑛忙打起精神,就听她道:“母后也没什么好牵挂的了,唯独景嫦,她年纪尚小,日后的婚事少不了你们这几位兄长替她操心,还望你们千万善待于她。”

楚瑛忙道:“应该的,应该的。”他虽然远在蜀中未必能时常回来,可自家亲妹子的姻缘,怎么会不关切?

又补充道:“其实母后您何必这样着急?等您养好了身子,大可以慢慢筹谋呢。”

林若秋笑而不答,自顾自说自己的话,“本来想将阿珹和景婳他们也叫过来,可你们一堆人围着,反而烦乱,还是由你来转告他们罢。”

楚瑛唯有答应。

林若秋说完这番遗言般的嘱托,微微喘着气,疲倦道:“你下去吧。”

楚瑛纠结再三,还是只能躬身告退,大约他也需要时间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但林若秋未必有时间开导他了,古先生那番话,等于给她判了死刑。剩下的日子,林若秋所能做的唯有静静等待。

她竟觉得如释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