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来信(第4/7页)

明月仔细听着,也觉着不对劲,不能无诏归京,但显王偏偏就在京城待了这么多年,还有要再待下去的意思。

大谢氏瞧出她的疑惑,也不卖关子,道:“这便牵扯出当年的旧事来……当年先皇还未去世,底下的几个儿子都娶妻生子,正是野心勃勃的时候,都坐不住了……先皇他治下极严,且当年玉门关的战事并不吃紧,大干那时由里到外一片祥和,国强马壮,老百姓们路不拾遗,那日子是真的好……”

大谢氏不晓得想到了什么,有些嘲讽地笑了笑,道:“如今的陛下当年虽占了嫡长,奈何先皇更属意嫡幼子,也就是乘风的父亲荣王,最先就将长子同二子封王,长子封了陈王,二子封了显王,小儿子留在了身边……虽封地富庶兵强马壮,却离京城十万八千里……”

明月也看出来了,皇帝偏疼幼子,打发长子次子的意思很明显。

大谢氏语气嫌恶,“当年的陈王有大抱负,他一声不吭的,还真去了封地,显王见他走了,也待不下去,他本就不受先皇喜爱,也跟着走了,京城里和乐了几年……后来先皇病危,陈王在京城的探子递了消息,他带着三万大军,悄无声息地无诏归京了……他走了其实心里还是不甘心的,私下养了亲兵,那时先皇已经没有力气管他了……显王是后来回来的……先皇是气死的,最后还是陈王赢了……”

大谢氏讲到这顿了顿,表情倒是很平静。

明月安静地给她到了杯热茶,就这么陪着她,心里也清楚了显王如今有恃无恐的原因。

陈王登基做了如今的陛下,显王却再也没有回过封地了,因为手里还有一把尚方宝剑,你陈王上位上的也不干净,当年头一个无诏归京的就是你,现下又叫别人走,岂不就是承认当年自个是抢来的皇位,并非天命所归。

明月有些发愣,也许显王先前也没有过大的野心,奈何皇帝只有一子,这一子还体弱多病,一脸的早夭像。

明月早年在苏州,养在深闺里,几乎从未听过这些事情,现下听了,心里不由冒出一个猜想来,陛下现下几番对着外戚,下一个,莫不是要对显王的军队下手了,再下一个呢?

大谢氏见她出神,拍拍她的手,道:“当年的事情早已过去了,咱们都朝前看。”

明月点点头,见她心情不错,自己也舒服许多。不管如何,现下安山表面上是平静了。

谢琅玉身上的伤好得快,但是到底是重伤,那么长一条口子,半个月想养好是不可能的,现下伤口已经开始结痂,倒是比刚受伤是好了许多。

这几日连着阴雨连绵,明月只觉得庆幸,若是还像在山下那么热,谢琅玉身上的伤也不好长,到时候也是难受。

六月中的时候,明月早起在偏殿里练字,今个天气不好,外头有飘起了雨,明月把窗子半掩着。

谢家人暂宿的大殿叫清辉殿,殿里两个偏殿,谢琅玉就在另一座偏殿里处理事情,明月在这边做自个的事情,没写一会,便收到了老夫人的来信,有些惊喜地坐到窗前看了起来。

老夫人给她写了好几页的信纸,讲了苏州的铺子收成不错,明月太不晓得收拣了,明月屋里还有她以往用惯的小案,小廊上的坐垫都没收走,梳妆台里还有好几根小钗……老夫人全都收起来了,讲她自个哪里都好,家里的小辈都不在了,她便整日礼佛,倒也得以打发时候,叫明月不要惦记她,在婆家要好好的。

老夫人还寄了两万两的银票来,讲是明月今年的生辰礼。叫明月在婆家千万不要苛责自个,伴着许多苏州的山货特产,叫她分给几个妹妹同婆家人。

明月把信看了好几遍,就叫人挑了特产来看了,心里怪难受的。

老夫人是派了个小船队来,这才慢了许多,叫明月苦等多日,带的也都是在苏州吃惯了东西。有大闸蟹,茶叶,乡下庄子养得橘子,好几匹上好的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