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9章 倭人一贯之心(第2/2页)

中国可对这个小小的岛国没有什么兴趣,毕竟别人有的我都有,别人没有的我也有,自然对于倭国也就不是很在意了。但是中国人好面子,这不仅是个人,这在当时的官方也是如此,中国从来都是以天朝大国自居,与倭国的交往也是毫无保留的传授,可以说,倭国的历史没有中国是不完整的,没有中国,也便没有倭国历史。

象阿部贤六这种知华的倭人越接触中华,越发现自己文化上的落后与生活上贫穷,倍感辛酸以及产生对中华的欣羡与向往,在辗转反侧,想了又想,心态渐渐扭曲。

表面上自卑的倭人实际上骨子里蕴藏着对中国强烈的觊觎之心,哪怕象阿部贤六这种深受中华文化熏陶与影响的倭人也不例外。

倭人在骨子里头流淌著要在大明有一块安全的落脚地的思想,这种思想迟早要再次会演变成新的军国主义思想,当时中华的民众谁都瞧不起倭人小伙计,好在他们的大统领对此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始终不因倭国的落后而小看他们,对他们是严防死守,比如,用海潮般中华商品彻底地冲垮了倭国的经济产业。

所以倭人想想而已!

阿部贤六唯有把这样的念头按入心里,他定了一下神,向父亲提议道:“应该派遣新遣唐使!”

“中华文化我们学到了不少,而中华发展经济的策略,我们应该加以学习!”阿部贤六说道。

阿部忠秋身为幕府里的“老中”高官,统领全国政务,见识过人,他提出了一个问题问儿子道:“发展经济是件好事,提高粮食产量养活更多的人,可是我国还能容纳多少人呢?”

一句话让阿部贤六无言以答,是的,引进中华先进农耕技术,倭国能够养更多的人,可是整个国家就这么大,资源就那么多,粮食仅能让人活上去,却始终难以发达,尤其是天灾一来,人越多,死得也也越多。

他低头,喘着气,脑海里盘旋着那个可怕的念头“如果我们能够得到中华土地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