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4章 要我撤没门!(第2/2页)

其实包头佬也非常注重军队伙食,奥斯曼军人自带吃货属性,奥斯曼苏丹们讲究饮食之道,他们手下的加尼沙里军团也效法自己的主子。加尼沙里军团的干部名单很容易被当成是厨房工作人员名录。

团长级指挥官被称为“考巴西”,意思是“长柄汤勺”;

中级军官被叫做“巴格卡拉库鲁英格特”,意思是“伙夫头”;

中士干脆叫“卡拉提鲁福”,意指“伙夫”;

士官叫“阿伊”即为“厨子”的意思。

加尼沙里军团最基本的编制是“奥克”,它的含义就是灶台,一个“奥克”有30名士兵,大家一起吃饭,有煲同捞,也一起上战场。

军团最神圣的物品是一口超大行军锅“卡赞·谢里夫”,每一次阅兵仪式,各团都会抬着大锅游行。

要是哪个团在战斗中丢失了卡赞,就是最大的砸锅,他们会被取消阅兵资格。

卡赞比军旗还要重要,中国人经常抢到包头佬的军旗,但想夺得他们的铁锅,他们誓死力拼,战利品中铁锅少过军旗,你想想军旗多么好携带带,大行军锅是多么的难带!

如果苏丹得罪了加尼沙里军团的大小“厨子”时,他们会用武器敲打锅碗,这是他们造反的信号。

当他们把卡赞丢出街道时,市民们就明白,军团要造反了,于是关门闭户,任由他们与苏丹分个高下再说。

奥斯曼军队最常见的食品是:新鲜的面包(这比当时欧洲军队好得多,大部分欧洲军人吃的都是可以砸死人的防身型黑面包)、碎麦粒和黄油熬成的“派拉夫”粥、洋葱、鲜羊肉、牛肉干和一种叫“派西梅特”的硬饼干。

但比起中国人又差得多了,关键在于中国人只要有可能,就会上肉,而包头佬则做不到这一点。

听着大维齐尔的话,斯内德帕夏微微苦笑道:“如果天天都供应这样的伙食,我们很快就破产了!”

大维齐尔低声道:“我们都快要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