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3/5页)

或许因为许多人都是陪着他长大的缘故,太子轻易不会怀疑身边人,可是他们却一个接一个出了问题,叫他既心惊又痛苦。

从前他总觉得汗阿玛疑心过重,偶尔自己被疑心也会伤心不已,然而如今竟开始明白他的无奈。

太子既对自己人起了疑心,少不得一一详查。这一查真是了不得,只这毓庆宫里就有不少污秽!

贪墨、勒索都算是小事,拉帮结派也不是没有,居然还查出有小太监偷藏了春药,也不知打算做什么使。

太子懒得听他们分辩,只要证据确凿,轻则发回内务府或慎刑司,重则送去刑部或大理寺,很是清理了一番。经此一事,毓庆宫倒是越发清净了不提。

这个月过的委实不算痛快,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哪怕没什么恶劣后果,也难免叫人心情不好。

却不想到了月底倒是有了几个好消息。

一是陕西终于下雨了!旱情得到了缓解,四阿哥的赈灾工作推进不错,胤祚一直担心的疫病也没有大面积爆发,如今陕西家家户户都种了金薯,四阿哥的任务完成,只需再扫扫尾就能回京。

第二个好消息是:土豆种成啦!

收土豆那天康熙照例带了几位重臣一起来干活,胡子花白的老头们看着那堆积如山、产量丝毫不输给金薯的土豆,不由老泪纵横,还有人跪下来哐眶磕头,不停感谢‘苍天垂怜’,感慨‘皇上圣明’!

康熙自是为他的忠心而感动,亲自扶起来好生说话,君臣关系顿时就得到了升华。

胤祚和五阿哥面面相觑,都有些无语:这些老臣都好戏精哦!

戏精是真戏精,激动也是真激动。

先是金薯后是土豆,大清眼瞧着就能全民吃饱饭,脱贫致富奔小康了,怎么能不叫人激动!

因为这份功绩,康熙当场表示要封五阿哥为贝勒,等到四阿哥回来就一起正式下旨。

至于胤祚……康熙迟疑地看向胤祚,按理说无论土豆还是赈灾他都是有一定功劳的,加起来也不算小。

胤祚疯狂摆手:“不要不要,千万不要给我封爵,也不要赏我东西,我攒着功劳还有用!您要赏我我跟您急!”

康熙:“……”

众臣:“……”

康熙轻哼一声:“你想的倒美,只凭你现在的功绩还想做郡王?”

其实也不是不成,但若现在就封了郡王,日后胤祚开府离宫要不要封?眼瞧着他日后还要建功立业的,到时候要不要封?如此这也封那也封,等新皇继位还能如何施恩呢?

故而康熙便顺着胤祚的意思跳过了他的封赏,胤祚一点意见都没有,并且十分高兴。

五阿哥也高兴,但更叫他们高兴并且期待的是:辣椒也熟啦!

五阿哥和十阿哥几乎天天盯着辣椒的情况,甚至等不及它们全部变红就摘了一半下来,辣椒籽抠出来留作种子,辣椒则晒干了炒火锅底料。

托天气热晒东西快的福,隔日他们就吃上了火锅,这次收获的辣椒就多了,炒出来的火锅底料很是不少,他们给各位长辈和时不时来打探火锅底料的兄弟姐妹们一人送了一点过去,之后几天紫禁城都弥漫着牛油火锅的味道。

没几天大阿哥回宫,还没到饭点就大喇喇跑到胤祚这里道:“在西郊就听说你们又弄出什么好吃玩意儿,说是又香又辣极有滋味,我来你这里蹭一顿,今儿在宫里走了一遭,到哪都能闻见那味儿,真是够勾人的!”

胤祚奇道:“不是给你送了底料吗,你在军营或者自己宫里也能吃啊,这玩意搞个炉子煮就行,又不用灶台。”

“军营一群狼崽子,到了那里多少吃的都不够抢的。我宫里也不成,福晋有了身孕吃不了这个,我就不馋她了!”

胤祚竖起大拇指:“大哥这么疼大嫂,真爷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