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3页)

婚事定下,薛家自是极高兴的,只想着这媳妇嫁妆丰厚,因着饱读诗书,想来性情也是好的,谁想婚后才知全不是这样,这夏金桂因是独女,被寡母娇养惯了,竟是养成了跋扈性子,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对丫鬟小厮动辄打骂,便是薛姨妈和宝钗也少不得受她言语排喧,薛蟠素日霸王似的人,也被管教得服服帖帖,端是厉害。

“只是薛家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整日吵吵闹闹,竟没有一日安宁的时候。”

黛玉听得惊讶,断没想到薛家会成了今日,惊讶过后又笑道:“这样也未必不好,若能管着薛家大哥少惹几桩事倒是好的。”

“哪啊?!”王熙凤嗐了一声,“她若只是厉害跋扈些也罢了,说不得真是好事,偏她心眼子小,又端是狠毒,嫁过来还没几日呢,就看香菱不顺眼,一边提了身边的丫鬟做通房,连消带打地指教香菱,如今连‘香菱’这个名字也不叫叫了,给改成了秋菱,素日折磨欺辱之处更是不知多少。”

黛玉蹙眉:“怎的倒牵扯到香菱了?她最是谨守本分,素日只爱读诗写词,哪里就碍着她的事了?”

王熙凤说:“正是呢!那薛大奶奶未必不知道,可还是不肯放过香菱,这样一个人,只怕迟早都要成了祸害。”

黛玉叹气,她虽和香菱接触不多,倒是颇有好感,这是一个苦命之人,又难得能守住本心,看着她受苦总是不忍,故而道:“嫂子若有心力不妨看顾着些,若是…若香菱实在活不下去,不若把她要过来,留在嫂子身边也可,我安排到林家也可,保住她一条命就是了。”

这事好办,王熙凤一口就应下了。

说了这个,还有一桩婚事。

王熙凤说:“宝玉和宝钗定亲了。”

黛玉“哦”了一声,并没太大反应。她还在贾家住着时便时常耳闻金玉良缘,王夫人和薛姨妈时常撮合宝玉与宝钗相处,下人也常常念叨着宝钗做宝二奶奶之类。

那时候她就知道两家有意结亲,只是不知为何一直没定下来,如今不过尘埃落定罢了。

黛玉不甚感兴趣,王熙凤却颇有分享的兴致:“你不知道,这里面还有一桩公案呢。”

这公案原和王夫人相关。

一直以来家里人都觉薛家和贾家有结亲意向,却没想到王夫人面上瞧着和和气气,竟是没瞧上宝钗的。她私下打听了好几位高门大户家的姑娘,竟没告知贾政和贾母,自己请了媒婆上门提亲!

王夫人旁的不说,挑儿媳的眼光倒是又高又好,可惜宝玉在她眼里千好万好,却万万入不了人家的眼,自是没人肯答应这桩婚事,能好声好气拒绝都是好的,更有那脾气暴躁的,觉得说的这桩婚事辱了自家姑娘,把媒人赶出去都是有的。

媒人本就是拿了王夫人大笔银子才帮她办事,心里也瞧不上王夫人眼大心空的作派,如今又受了委屈,哪有不说嘴的,一来二去贾政和贾母不免听到了风声。

这可不得了了,贾母倒还罢了,贾政却是大发雷霆,很是和王夫人吵了一架:“从来没见二老爷发过那么大的火,我只听人说都觉得心惊了,其实太太虽过了些,但婚事本就是你情我愿,咱们正正经经遣媒人上门,他们不乐意拒了便是,还能对咱们如何不成?便是叫人说几句难听的,咱们府上虱子多了,还愁这么一星半点么?很不必这般生气。”

黛玉也觉得奇怪,贾政向来以文人风骨自傲,说话做事十分清高,极少有这般失态的时候,她迟疑道:“或许担心因此事耽搁了宝玉说亲?”

王熙凤摇头:“你不知道,老爷如今只一心教养兰儿,对宝玉不闻不问的,怕不是为着这个。”

这个不是要紧的,二人只疑惑了一下就跳过了,继续说后头的事:“经了此事,二太太又大病一场,彻底起不来床,就连话也不能好好说了。但老祖宗还是不放心,生怕她又闹出什么来,想着赶紧把亲事定了罢了,没几日就和宝钗换了合了八字,换了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