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2/3页)

十四性子太跳脱,被康熙塞到军营中历练,正在大阿哥手下,天天就是闯祸——被打——再闯祸——再被打,毛燥的性子磨去多少不知道,倒是在军中混得挺开。

阿哥们各有变化,公主们也不例外。

二公主远嫁蒙古,掌部落大权,一力促成蒙古和大清的交易,大清把高产作物,如红薯、土豆等卖给蒙古,蒙古则用牛羊马匹矿产交换。蒙古吃饱了肚子,自然不愿意受从前那些苦楚,日子渐渐安定下来,往农耕和养殖并重的方向发展。蒙古受益了,对大清突然强硬翻脸的不满也就散了,加上他们的军事实力在糖衣炮弹的轰炸下渐渐削减,如今安生的不得了,满蒙关系比之从前用联姻的方式更和睦且稳定。

三公主和额尔敦已经完婚,生了二子一女,夫妻恩爱,日子过得很好。

五公主也成婚了,额驸不是历史上的舜安颜,而是一位一等侍卫,出身瓜尔佳氏。五公主性子和软,总是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愿给旁人添麻烦,这位额驸却是个难得的细心人,对五公主又上心,二人性子倒是十分相和。

康熙四十一年夏天,便是这位额驸发现五公主不舒服,五公主只道是小事,不愿意兴师动众,这位额驸却不同意,坚持请了胤祚去看,这才发现五公主乃是中暑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很可能有性命之忧。

额驸可以说救了五公主一命,打那以后康熙对他就十分和蔼,胤祚和四阿哥、十四是五公主亲兄弟,与额驸来往也十分密切,逢年过节必有礼到,四阿哥不方便也就罢了,胤祚和十四还时不时和他见面说说话。

相比之下,四公主在婚事上就属于老大难,到现在都没有指婚,康熙倒是问过几回,四公主只道要找个真心喜爱之人,不接受康熙指婚,康熙也就默认了。

但没人敢说四公主什么,盖因她的成就实在太过卓著!

她掌管的工厂都以女子为工人,如今已经有大大小小上百个了,因着这些工厂的带动,大清各地无数女子尝试着走出家门,发展到今天,女子出门甚至赚钱养家成了司空见惯之事,这些女子最崇敬的便是四公主,以至于四公主的声望比之一般皇子只高不低。

这样的女子,只用是否婚配来评价她,就实在太过肤浅了。从前不是没有人说过,但见识过四公主粉丝的战斗力后都自发闭嘴了。

四公主日子过得潇洒,除了主要负责的工厂,她插手不少的女子学院也取得不小成就,盖因从前那一次扩招有成果了,胤祚和四公主故技重施,很是塑造了几个明星,除了医学,文学、科技方面也各有人才,叫人充分瞧见了女子的潜能。

如今女医学院虽还称“女医学院”,在百姓心里却已经是综合学院了,胤祚和四公主商量过后,觉得是时机正式改名,已经在筹划了。

除此之外,贾家那边变化也不小。

首先就是贾母没了,她年纪不小了,身体机能本就越来越差,又受了一番牢狱之灾,出来之后身子就不大好,还要日夜替子孙后代考虑,贾家在她手里败落了,她少不得悔恨懊恼,加上日子过得不如从前,难免觉得不自在,这么一桩桩的,身子便一日日衰败下来,没撑几年便去了。

黛玉很是哭了几场,从前多少不好,那一刻好似都烟消云散了。

贾政还是老样子,不出门赚钱交际,日日就窝在书房里写写画画,他倒是不乱花钱,只是费些笔墨罢了,贾琏和王熙凤也就由着他,后来贾宝玉能赚钱了,时不时便给贾政添一些,连这笔开销都没了,王熙凤就更不介意了。

其实打从贾母去了,两家虽还住在一处,实际已经分了家,各自开火过自己的日子。

宝玉如今也不少赚钱,他调制胭脂颇有天赋,一开始在街上售卖,后来被人砸了摊子,辗转之下竟到颜如玉应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