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3/5页)

“及笄前。”

“问这作何?”张放远不解。

“你是傻子不成?唐家前来提亲的早,小娥及笄没几日就上门来了,若是及笄后才见过,那不说明是提亲被拒后才见过的,如此再见着知道是哪家的人了,不乏唐家不死心巧言令色哄骗小娥。这还未及笄前就见过,那说明心思才是纯正的。”

张放远失笑:“还是你想的周到。”

“如此想来倒是也不怪唐家小少爷迟迟没有寻到合适人家,原不是寻不到,是故意不想寻到。”

越说倒是让人越加满意起来。

既是得了姑娘和老娘的准许,张放远也就把这消息透给了唐老爷,唐家人甚是高兴,动作也快,没过多少日子就又请了媒婆过来,这朝晓得事情肯定成,聘礼是大箱子大盒子的往这头抬着来,老远就能见着一长串的人喜气洋洋的。

村民们春耕正好在地里看到热闹,见着一表人才的唐家小少爷,又是那许多的聘礼,大伙儿皆是眼红不已。

不过眼红归眼红,说到底是强强结合了,寻常人家羡慕不来的。

张家起家的晚,不如唐家底蕴深厚,说出来还有些像张家的高攀唐家了,不过自古以来有言道是高嫁低娶,这桩婚事倒是合适的很。

婚事定在年夏,家里前后都满意,也是去了一桩大事。

如今待嫁,小娥便没有再去书塾里上学,而是留在家里专心做些针线活儿,做起了嫁妆来。

张放远他四伯家二老看着小娥的婚事如此妥帖,心中既是为姑娘高兴,心中又多了一层忧愁,不晓得他们家晓茂当如何。

两个孩子年纪相差的不远,明年也该及笄了。

张放远晓得他四伯就这块儿心病,承诺道:“到时候我这个做堂兄的肯定给晓茂寻门好亲事儿。”

张世诚就是想听这么一句话,如此便心理安稳了,不过借着酒劲儿还是同张放远透露了句心里话:“不求能像小娥嫁的那么好,你四姑舍不得就这么个孩子,想招个上门女婿咧。”

张放远想着他四伯家里的情况,倒确实更适合招个女婿上门,不过赘婿不好找,为此许多没有儿子的人家都只能把孩子嫁出去。

但而今张氏里有他撑着,找个赘婿还是容易,只不过要很好条件的肯定没有了。

“我留意着。”

张世诚闻言很是高兴:“好好好!”

春末张家置买下的地也开了大半,村民忙活着要春耕,前去张家垦地的人就少了,不过张放远倒是也不着急,两人原本今年就没打算给荒地种庄稼,只要今年开垦出来,把家禽棚那头的粪便取来肥了土就好。

待到入夏时,宋永才姗姗来迟收蚕茧。

原定的是春季就会过来收蚕茧,一直不曾来,许禾都不免有些焦急,就怕宋永拿了牙香筹的秘方毁约不来拿蚕茧了。

且不说仓库里已经堆了几百斤的蚕茧,春来桑叶匆匆,如今村民开春养的第一批蚕都要吐丝了,到时候这头的货物还没有出手又堆积起来,怕是亏的大发。

“今年从康健城那头过来,遇到了山洪耽搁了不少日子,这才晚了时间,实在对不住。”

宋永饱含歉意,宋家生意路子广,但是大多都在各个府县城中,今年路上耽搁,不单是张放远这头提心吊胆,就是其他的商户也是书信封封,他十万火急的赶来,一路上都在致歉。

其实生意往来那么久了,张放远对宋永的人品还是放心的,退一万步说,两方当初是有签字画押的字据,到时候拿着字据前去官府状告也是一告一个准儿,毕竟宋家也是有名有姓的。

张放远也准备了书信准备送到苏州问问究竟是个什么情况,信件还没来得及寄出去,城中铺子的专门跑路上货的伙计倒是先来村里告诉他宋永抵达泗阳了,递了信儿让把蚕茧送到城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