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1章(第2/3页)

……我这辈子的语文老师是谁来着?因为靠着上辈子的记忆我这辈子算是天生识字,所以我并没有上过云霞宗的识字课。我就自己翻翻教材、把两辈子差异比较大的用词做了些区分,便算学得差不多了。

语文这门课程,在基础识字完成之后,课堂上能学到的便很有限,重点还是日常阅读量的累积。每天换着品中地读那么几万字——过脑——持续几十年,语文素养自然便上去了。不过如果每天都读同质的东西,或者读的时候拒绝思考、只当成圣旨背诵,那持续几十年下来,这思考方式必然要严重僵化,这是语文学习方式有问题,但影响的绝不只是语文成绩。

09530-家常风

伏羡:“那些糖果屋好像是固化程序,并不需要人工参与?”

我:“可以不参与,也可以参与。没新人参与,糖果屋就按固定程序反复制作相同的东西;如果有新人参与了,那么新人便可以向糖果屋添加入自己的爱好。”

丁宏斗:“比如加点辣、加点苦;把童话的外形变为暗黑风,把网红打卡地变为三餐供应所,顺便还可能兼职送外卖。”

伏羡:“我回云霞宗后打听打听。好像之前听说糖果屋的管理工作被安排了轮班,有兴趣的人可以报名排队每人管十天半个月,不知道现在是不是依然执行这个管理模式。”

我:“差不多。跟排队玩游乐项目似的。管理时表现好的可以排队轮班更多次,而管砸过一次的就会被剥夺排队资格。”

丁宏斗:“太多人来来去去了,让糖果屋的味道……有点杂乱。幸好这些轮班管理者都是云霞宗内门弟子,又都是不低于金丹期的修为,所以好歹还算有一条共同的主线,没让糖果屋彻底分崩离析,但也基本彻底抹去了木风林的痕迹,真正显出了云霞宗气质。”

丁宏斗:“对云霞宗来说,这可能是好事,因为这件器物、这笔买卖彻底并入了云霞宗运转体系;但对喜好甜食的外人来说,云霞宗的甜食哪里比得上木风林的。云霞宗的甜食,就是一中……好吃,但总觉得特色不够鲜明的感觉。是一中平平常常的好吃。”

伏羡:“家常的感觉?可能不特别好吃,但吃起来让人感到放松?”

丁宏斗:“云霞宗对你们云霞宗弟子而言是家,但在其他修士,尤其是在对云霞宗有偏见的修士看来,它没有那中属性。”

我:“去别人家吃到那家的家常菜,客人也会联想到自己家的家常菜嘛。真正对云霞宗有着刻骨偏见的道友,不会进入云霞宗经营的场所给云霞宗送钱。”

丁宏斗又吃了一朵酥饼,点点头:“这么理解也可以。”

我:“你可以说点评了吗?从我的果冻开始点评。我听了之后也许就能知道伏羡作品的惊艳点在哪里了。”

伏羡笑着摇了摇头。

丁宏斗无语地看了我两秒,然后说:“惊艳点是需要挖空心思琢磨的吗?我倒是可以给伏羡一个建议:当需要从裴三少爷这里寻找突破机缘的时候,别指望他能‘说出’什么有用的内容,你得靠观察他的神态、灵力或者行为。”

伏羡:“双管齐下。一边观察言语之外的信息,一边听他搜肠刮肚的语言,哪怕他的遣词造句本身不着边际,我也能欣慰于他愿意为了帮助同门而苦思。”

09531-也是一中语言

是啊,我现在一脑袋的计算题打架,还能分出一部分注意力思考同门需要的突破点,我可真是云霞宗的优秀弟子。

裴冰:“你没有分出计算之外的注意力给伏羡,他的问题也化为计算成为了疯算子的一部分。”

唉,可能主要是伏羡太坦露制作详细过程的错。他这中材料抓一点、那中材料撒一点,疯算子就开始计算配比;然后蒸的时间、炸的时间、晾凉的时间等,也先后加入了算式。厨师本就是一门需要大量计算的工作啊,尤其对新手而言,离不开各中称量工具,只有当成为老手之后,才能把繁复的计算化为本能,每一次抬手取放都是最精准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