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走廊谈话(第2/3页)

不是什么秘密,也不算什么不能讲的,余遥正好也有事想问他,就当作为交换,她大大方方先把自己的故事说了出来,“我爸妈跟江明溪的父亲学投资,我跟他算青梅竹马长大。”

这么说好像不太对,“半路的青梅竹马,我上高中的时候才认识他,那时候他上大学,我经常去找他送爸妈亲手做的——土特产。”

也不知道爸妈哪来的自信,一直觉得江明溪可能会喜欢,三五不时带几大兜子过来,灌好的腊肠,腌好的腊肉,自己做的粉条,让她代给江明溪。

美名其曰年轻人多接触培养感情。

余遥那时候还没见过江明溪,嫌丢脸,每次刚到把土特产放到门卫那里就走,根本不跟对方见面。

后来有一次送自己打的年糕时,突然收到对方的回礼,是一盒价值不菲的人参,还有一块属于女孩子的手表,人参是给爸妈的,手表是给她的。

留了张字条,内容大概意思是感谢惦记,腊肉很好吃,腊肠也有跟同学们一起分享等等。

余遥那时候感觉对方教养真好,没有骂人不说,还给了回礼,哪哪都能看出跟她这种小屁民不一样。

心中对他产生了好奇心,某一天父母照理问她去不去江家给江父江母拜年,以往她打死都不肯出门,那年破天荒的答应了。

不过运气不好,非但没碰上江明溪,还遇到了另一帮来给江家送礼的人,三家意外凑在一起,共同吃了饭。

那家带了个年轻人,年轻人从头到尾被家长拿来跟江明溪比,什么学习不如人家,性格不如人家,连能力都比不上,江明溪现在已经自己尝试投资,赚了不少钱等等。

少年被骂的缩着脑袋,什么话都说不出。

余遥更是连个屁都不敢放,因为那少年跟江明溪是同学,重点大学,在她眼里已经很厉害了,她更菜。

就在场面很尴尬的时候,江明溪突然回来,不知道在门口站了多久,又听了多久,自然地接话说自己这算得了什么,有个同学更厉害云云。

说起这个,余遥突然想起来,“你跟江明溪是大学同学是不是?”

认识之前江明溪嘴里就开始挂着方堰,只不过那时候对她来说江明溪已经很遥远了,更不可能去接触更遥远的明月。

方堰那会儿就是个传说。

十四岁被录取,十六岁读完离开,在江明溪心里撒了个花跑掉,连个背影都没让他瞧见。

就是因为这样,他国外留学回来后才没有急着创业,先跑去方堰所在的鼎立学习吧。

方堰点了点头,“是吧。”

语气带着某种的不确定,说明对他没什么太深的印象。

余遥莫名想起江明溪那些有意无意的炫耀,什么和方堰是好朋友,学校里唯一能跟他说得上话的。

方堰平时很高冷,独来独往,沉默寡言,不与任何人交好,也不买任何人的账,只有他能跟方堰聊几句。

余遥:“……”

她开始替别人尴尬了。

余遥想到什么,突然瞥了瞥身旁的人,高冷?独来独往,沉默寡言?不与任何人交好?不买任何人的账?

她不禁怀疑起自己和江明溪认识的人是不是一个?

方堰不是很好说话吗?

她以前在鼎力,从背后锤了他一把,当时他臂膀间夹了个文件,猝不防及挨了一下,东西散了一地,几个秘书,她,方堰低头捡了很久,那人都没说什么,她自己反而慌的一批,经常听江明溪提起,感觉方堰是个不好相处,冷血无情的人。

那会儿秘书也说文件很重要,能被方堰接在手里的,至少以亿起步,文件散开,重新排列但凡错一步都不得了,她生怕因此惹上官司,道歉道了很久,方堰什么表示都没有,接过东西说了句没事后离开。

没有为难她。

也没江明溪说的那么夸张,是个脾气很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