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2/8页)

庄主愣了下,骄傲的挺起胸膛,“是玉粳米,公主还在王府时,每年都能吃到这里送到王府的玉粳米。”

“这是玉粳米?”张思仪诧异的盯着他眼中的枯黄杂草,声音满含惊讶。

庄主向来以庄子上的玉粳米能直接送去嘉王府,端上嘉王府主子们的饭桌为傲。此时被张思仪用这般难以置信的语气质问,明知道张思仪是纪新雪的贵客,语气也难掩僵硬,“确实是玉粳米,小人愿以人头担保!”

“刚才是我说错了。”纪新雪真诚的对眼睛瞪的格外圆的张思仪道歉,“你不会每天都吃玉粳米。”

张思仪丝毫不在意纪新雪的嘲笑,他眼巴巴的望着纪新雪,疯狂暗示,“是不是已经到了收成的季节,我要在这里用了晚膳再走。”

始终默不作声的李金环也看向纪新雪,虽然没有开口,但想留下玉粳米吃到饱的意思极为明显。

长安贵族喜江南水稻,但江南路途遥远,再好的水稻运送到长安都不如刚收获的时候。

久而久之,长安也兴起种植水稻的风气。

比起种小麦,在长安种水稻周期长收获少,比普通水稻更香糯的玉粳米产出还比不上普通水稻的十之五六。

李金环和张思仪分别出身定北侯府和礼部尚书府,都是当家人宠爱的后辈,粳米尚且能天天吃到,玉粳米却时常要等好几个月才能分到一小碗。

他们未必觉得玉粳米有多好吃,但绝不会拒绝敞开肚皮吃玉粳米的机会。

纪新雪从未觉得玉粳米稀奇。

德妃得宠几十年,委实从焱光帝手中抠下来不少好东西,嘉王也从小得焱光帝的喜欢,没少给自己攒家底。

嘉王府的孩子,除了尚未上学的纪宝珊,手中都有长安好地段的铺子和京郊的庄子。

这些庄子全都能种植玉粳米,嘉王还专门让王府管家以‘市价’收纪新雪等人庄子上的玉粳米,变得法儿的补贴他们。

想到此处,纪新雪更无法接受嘉王突然变穷的事实。

纪新雪许下晚饭管够的承诺,询问庄主,除了玉粳米庄子上还有什么植物。

有那么多庄户在,起码要做到自给自足,总不能还从别处买粮食。

庄主的答案却出乎纪新雪的预料,这座庄子除了玉粳米,只有羊群吃的青草,嘉王会从其他庄子为这里的农户拨口粮。

因为宣威郡主护送纪新雪到庄子后没有离开,纪新雪便打消了四处走走的想法,只在他的庄子逛了逛,又找借口去隔壁安国公主府的庄子停留半日就表示想要回长安。

如果宣威郡主没有经常扬起的灿烂笑容出现在他的视线中,也许纪新雪会在庄子上多住几天。

纪新雪回长安后先去看望纪璟屿。

短短几日未见,纪璟屿竟然肉眼可见的变得消瘦憔悴,眼中充满沉郁。但他对纪新雪的态度仍旧很温和,没有将负面情绪发泄在纪新雪身上。

纪新雪用了点说话的技巧,才从纪璟屿口中得知纪璟屿的烦心事。

新帝送先帝下葬,特意留纪璟屿在长安代他处理些不要紧的事情,自然也不会将所有朝臣都带走。

虽然没有大朝会,但每天的小朝会仍旧存在。

自从新帝离开的第二天起,小朝会的官员们每日都会提起新帝给公主们的恩宠太过,请纪璟屿劝新帝减少给公主们的食邑。

按照朝臣的话说,当年焱光帝给黎王、嘉王和襄王初封时,每人才两千户食邑,直到今日,黎王也只有两千户食邑,襄王加了两次食邑才三千五百户食邑,堪堪超过侄女们。

新帝给女儿们丰厚的食邑时没有考虑到兄弟们的心情,很不利于宗室和谐,请纪璟屿纠正新帝的错误,免得朝堂动荡。

纪新雪抬手按住正疯狂跳动的眼眉,语气充满疑惑,“按照他们的说法,你的五千户食邑岂不是更该削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