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第4/5页)

虞朝建朝至今,历经五代帝王,只有开国皇帝和长平帝有这样的待遇。

“长平八年六月,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和关内道的百姓也开始自发的朝拜阿耶。”

“我专门派人去当地调查过百姓是不是真的自发朝拜,肯定不会有错。”纪新雪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骄傲,“也就是说,只用一年的时间,阿耶在京畿道之外的声望,便追上在京畿道的声望。”

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除了开国皇帝之外,历代虞朝皇帝在京畿道的声望都远远胜过在京畿道之外的声望。

这是出行不便、消息凝滞的必然结果。

更难得的是,新税执行到哪里,哪里的百姓都会自动朝拜长平帝。

可见新税的影响有多大。

按照推行新税的周期推算,长平九年和长平十年,仍旧是长平帝的声望飞快上升的阶段。

况且北疆刚传来大胜的捷报,同样会令长平帝的声望飞升。

长平二年时,仅仅是在北长城外成功伏击突厥,就让邓红英的军队顺利进入淮南道、河南道等地,顺利肃清官场。

此次不仅大败突厥,还收回靺鞨的土地,对长平帝的声望加持只会更高。

纪新雪估计,在无大事发生的情况下,至少要等到长平十三年,百姓才会突然改变的生活习以为常,不再对长平帝疯狂崇拜。

换句话说,至少在长平十四年之前,长平帝立太子对于百姓来说,皆如同在沸腾的水中加入滚烫的水,没什么意义。

百姓正全心全意的崇拜正值壮年的英明君主,日夜祈求长平帝能长命百岁。

他们不在心中悄悄比较英明君主和太子,因此对太子挑三拣四就不错了。

怎么可能因为明显不如长平帝的太子生出‘未来的生活一定会更好,所以我要更加努力奋斗。’的想法?

荒谬!

无需虞珩的提醒,纪新雪也能想到此处明显的违和。只是因为白日里接连受到长平帝的打击,突然有些不自信,才无法肯定而已。

他忽然觉得热得起来,推开整个人都贴在他身上的人,改躺为坐,顺着这个念头往下想。

他和虞珩能想到的事,阿耶必然也能想到。

所以,阿耶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突然生出立太子的念头?

虞珩犹如软骨动物似的不动声色挪到纪新雪身边,非要半边身体都贴着纪新雪才能满意。

他顺势握住想要推开他的手,提醒道,“陛下白日里有没有透露什么?”

“透露……”纪新雪手上的力气稍减,再次陷入沉思,“有,阿耶最难过的时候,曾说‘我以为,我与先帝不同。’”

哪里不同?

先帝以非常手段登上皇位,生怕会遭到报应,如同防刺客似的防儿子。直到身体接近崩溃的时候,也不肯下旨立太子。

阿耶……同样是以非常手段登上皇位,因为要与先帝不同,所以非要在最鼎盛的时候立太子?

虽然逻辑很清晰,但委实不像是他英明神武的阿耶会有的想法。

然而顺着这些念头回忆从前的种种事,纪新雪眼中的明悟越来越清晰。

长平帝登基至今,所有的行为都与先帝截然相反……

纪新雪忽然心疼的厉害,原来巍峨如长平帝,也会有多年无法走出的阴影。

翌日,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按照惯例在辰时入宫,分别向长平帝汇报长平八年最后一次税收的总结和关内军所报军功的核实情况。

两人在凤翔宫的引领下熟门熟路的走进凤翔宫书房,坐在御案后的人却不是长平帝。

怀安公主俏脸遍布寒霜的坐在御案旁的红木新案后,宝鼎公主满脸苦涩的坐在怀安公主左侧,金明公主心不在焉的坐在怀安公主右侧。

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面面相觑,眼底皆是茫然。

书房大门突然从外打开,莫岣和松年同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