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陶珍(第2/3页)

少年勤快,干活麻利还识字,大夫有心帮他一把,但少年最后还是拒绝了。

他有更重要的事。

酷热难耐的下午,京城百姓们都无精打采。忽然不知谁喊了一声:“有人喊冤,出事了!”

一时间人们闻声而动,“什么冤情,在哪里。”

“在顺天府,告状的是个少年,用血在中衣上写了个大大的冤字,看着都吓人。不知是多大的冤屈。”

顺天府尹听到消息眼皮子一跳,自他上任后,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上告的。

公堂之上,衙役手杵杀威棒,齐呼:“威——武——”

府尹看着堂下脸色苍白的少年,用力一拍惊堂木:“堂下所跪何人?”

少年先是一叩首,随后高声道:“回大人,小民乃是昌阳省浅安县人,姓陶,单名一个珍字,年十五。”

“小民家中原有薄财,可恨浅安县内乞华寺的僧人欺世盗名,抢夺小民一家财银还不够,还害死小民的姐姐和双亲,浅安县的县令跟乞华寺僧人勾结,不但不为小民申冤,还对小民赶尽杀绝。”

“小民生死不足惜,只求大人还小民一家一个公道,让小民一家的冤魂得到安息。”

说到动情处,少年泣不成声: “求大人做主——”

围观百姓心有怜惜,一名三十出头的壮汉闷声道:“这少年还算好运道,若是搁在前朝,别管有理无理,民告官就得先去鬼门关走一遭。”

“谁说不是呢。”有人接茬:“就算普通百姓胜了也得流放三千里。”

这有理吗?这哪有理。

可普通百姓再不服还是没办法。

幸好前朝亡了,大宁彻底废除这一条恶规,所有普通百姓都松了口气。

至于中间称帝的北狄,一来对方只占了京城,二来称帝时间短,别说百姓们不认,记载历史的史官也只是一笔带过。

还有人反应过来少年要告谁,半信半疑:“出家人慈悲为怀,这少年莫不是弄错了。”

“谁说出家人都是好的,有的大奸大恶之徒出家的怎么说。”

人群中竟然先吵了起来。

顺天府尹一拍惊堂木:“肃静。”

他问少年:“你可有讼状。”

少年立刻从怀里小心取出一封信纸,由衙役呈上来。

待将讼状看完,顺天府尹心里惊涛骇浪。他看着堂下的少年,心道对方真是捅了马蜂窝了,若一切都如少年所说,这次非得死伤一片。

顺天府尹又按规矩盘问了一番,少年都老老实实回答,一切细枝末节也回答的清楚。

时间不知不觉流逝,直到黄昏时候才暂时中止。

“你的事本官已经明了,现在你先回去等消息,等候传召。”

少年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叩首:“是,大人。”

有人见少年衣衫褴褛,忍不住道:“陶兄弟,你现在可有住处?”

陶珍低下头摇了摇,他现在已经是山穷水尽。

问话的人也不意外,“这样吧,你若是不嫌弃,先去我家住几日。”

“那怎么行。”陶珍连连拒绝:“我,我身有不祥,唯恐连累……”

“行了,我不怕那些,走吧。”大汉揽过陶珍的肩膀就走。

其他人善意道:“小兄弟别怕,程二是好人,家里开着一家猪肉铺,平日最热心肠。”

也就是下午猪肉铺卖了个八□□九,不然程二也没空跑来看热闹。

程二揽着陶珍的肩膀,感慨道:“你该庆幸如今是大宁,不然现在你就待牢房了。”

陶珍抿着唇不语。

别说现在民能告官,就算民告官有罪,他也要走这一遭。若不能替家人申冤,他与畜生何异。

因为牵扯到僧侣寺庙还有浅安县令,顺天府尹立刻将此事上报。

叶音劳累一天的疲惫被惊走,连夜命令玄骑卫介入调查。

因事发地就在昌阳内,距离京城不远,叶音很快收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