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第3/3页)

如意绣庄从陆家这种零碎的进料子是十日一结算的,所以记账签字即可。

陆承骁喊了几个伙计,帮着把那十来匹布搬到绣庄,卫氏和陈氏刚送走两个顾客,迎了过来帮着接下,瞧了那布料和陆承宗是一样反应,听柳渔解释了是准备做样品送到下边镇上卖的才算明白。

这些料子自然不上到柜面的,直接送到了剪裁房。

柳渔还没来得及开始折腾她的第三套系列,卫氏抱着新出的两套衣裳先提出问题来了。

“渔儿,咱们一款衣裳分了三套码这个便利是便利了,只有一点,哪件大哪件小不容易区分,要三套衣裳放在一处作比对才知道,现在款上得少,咱们自己卖还好,如果真照你说的是往小镇绣铺发,那大匹量配货的时候要一套一套比对,岂不是乱了套?”

原来方才来的顾客就正好买了柳渔新出的款,挂版的样衣略小,卫氏和陈氏给她找另一件时,一时竟不知哪件是大的,哪件是小的,这才发现问题。

柳渔一细想还真是,衣服一样,只尺寸差寸许,这放到一处确实难以区分。

“得做个记号。”柳渔看着卫氏放到长桌上的两套衣裳,在衣襟衣领几处都翻了翻,招呼张娘子,也问陆霜和陈氏几人:“你们看,这记号怎么做好?”

张娘子原是在裁衣的,闻言也放下剪刀过来,几个人凑一处讨论,最后的结论是在衣领内侧做一个不影响美观,不影响穿着舒服度的小标签,把衣服大小以数字分码。

衣领内侧,不影响外观,但他们自己要给顾客找尺码的话衣领处是最易看到的。

“布料得薄且软,这样穿上后才不会不舒服。”

柳渔听了这建议,指间在衣领内部翻了翻,心头一动,道:“行不行把咱们的系列名和如意绣庄的字号也加进去?”

陆承骁意识到了从面料上防抄款,而柳渔这边因着卫氏提醒尺寸不易辨别,也想到了标识防伪。

卫氏、陈氏和张娘子压根还不晓得什么系列名,柳渔又解释了一回。

“这主意好,那些抄仿款式的就能被区分出来了。”

陆霜是第一个叫好的。

卫氏也点头,“不过如意绣庄、芳菲引,再加一个码号,这字是不是太多了?”

那得在领子里边弄多大一块布啊。

柳渔略沉吟片刻,忽而眼睛一亮,道:“有了!”

从废布框里取出一块白绸小料,取平常绘绣样的笔来,坐下后几步勾画,寥寥几笔,一只玉如意的雏形被勾了出来,便就在那如意柄上方,芳菲引三个字娟秀小巧,如意和芳菲引融为一体,旁边描了个小小的壹字。

卫氏眼睛亮了:“这个好,又好看,又能一眼瞧出是咱们如意绣庄的!”

作者有话说:

①“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北宋诗人谢履。咱这个是架空哈,就是引用一下诗句。感谢在2022-06-24 17:36:11~2022-06-25 17:48: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月满天 10瓶;书呆 6瓶;酱酱酱酱酱酱 5瓶;惊鸿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