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诗无寐3(半修)(第4/6页)

徐清圆一怔。

她在几人面前做出大方模样,虽然如此,还是结巴了一下:“那我、我……郎君们叫我‘露珠’便是。”

她浑身不自在,向晏倾解释:“我小名就叫‘露珠儿’。”

晏倾忍不住抬目看她一眼。

他微笑:“我知道你叫‘露珠儿’。”

徐清圆这时候想到了积善寺失火那夜,她听到了晏倾喊她“露珠儿”。只有那么一次,那是晏倾这样守礼的人少数的失态。

她心中开始怅然,不知道同行这一路,她会不会看到更多晏郎君的失态。她不知该如何面对。

然而那些都是以后的事,如今只是交代几人身份罢了。

而说完那些,张文想起一事,笑道:“徐娘子,有一件事你说错了。前朝迁都,不是前朝皇帝的意思,应当是前朝太子羡的意思。你要知道,前朝皇帝身体弱,很多政务早早让太子羡插手。

“真说与我们当今陛下想法不谋而合的人,也不是南国皇帝,而是那时候的太子羡。”

看徐清圆不语,张文则跟其他二人感慨:“太子羡确实是位奇人。”

徐清圆轻声:“我觉得张郎君说得不对,你不过是神化太子羡罢了。他当时一个少年,哪有那么大远见?只是你们喜欢将传奇的事安于他身上,好塑造一个英雄。”

她说:“太子羡也许是一个很无能的人,你们不知道罢了。”

张文目露不赞同,还很生气:“胡说八道。”

风若眼神古怪。

晏倾看眼徐清圆。

张文急于拉拢朋友:“晏郎君,你说!你觉得太子羡是什么样的人?”

晏倾再看眼徐清圆。

徐清圆湖泊一样的眼睛也在望他。

风若大气不敢出,屋中气氛有些古怪。

晏倾低头咳嗽,手揉额头,虚弱道:“我不知。”

他们见晏倾面露疲色,风若便很机灵地招呼另外两人一起出门,给晏倾休息的时间。晏倾送他们到门口,又喊住了徐清圆。

徐清圆回头。

晏倾从怀中取出一玉匣,递给她。

她不接。

晏倾解释:“既然娘子就在这里,拿着自己的玉匣,岂不是很好?我便不必帮娘子保管……若娘子遇到危险,这玉匣中的针,也能在风若赶到之前,救娘子。

“娘子拿回去吧,让我也安心一些。”

徐清圆望他半晌,眼中流光:“可是,你不应该叫我‘娘子’。”

晏倾意识到她的意思,脸上升温,十分无措。

他方才和她商量身份时还一本正经、沉静冷肃,而今话到口边,竟有些说不下去。

他睫毛颤得厉害,一双眼睛像冰雪下的黑色曜石一样。他沉默了半晌,还是说了出口:“是,露、露珠……妹妹。”

徐清圆脸颊跟着发烫。

她接过了玉匣子,弯腰行礼:“清雨哥哥。”

--

如此,几日后,几人在寻不到其他线索后,按照晏倾的要求,他们进入了蜀州最繁华的、州刺史所在的锦城。

晏倾提议他们一道去登“小锦里”。

风若听晏倾要去小锦里,目光闪烁了一下,想到了之前的事:小锦里本是宋明河手下人负责的。但是宋明河死后,小锦里的当家人自尽,从此小锦里和“上华天”失去了联络。

他们都不知道小锦里发生了什么事。

四人便商量分成两拨人进入小锦里。张文和风若扮一对父子,正好一路;亦步亦趋跟着晏倾的徐清圆,和晏倾一同进入小锦里也无妨。

当日夜里,灯火通达,晏倾和徐清圆在巷口拐角处,看到张文和风若和楼外小厮递了名帖后,若无其事地进入了小锦里。二人等了一会儿,才向小锦里走去。

徐清圆突然拉一拉晏倾的衣袖。

晏倾回头看她。

她犹豫很久,欲言又止。

晏倾不禁放软声音:“怎么了?你一路都这样,有什么不能告诉哥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