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2/3页)

他可以向朝庭递任免奏折,但得朝庭来做决断。

这是极力避免边关将领拥兵自重,巩固皇权的手段之一。

沐晚晴略一思索,婉言谢绝了,这不是最佳的时机。“名不正言不顺的事情向来是吃力不讨好,我不干,后天我就回农庄,今年的羊毛作坊,明年的棉花和相关的一系列衍生作坊,够我忙几年的。”

她在等一个机会,来自京城的机会。

“到时,希望杜帅能多多支持,助我一臂之力。”

杜帅对她的农庄不是很了解,只知道她要在那里种棉花,这还是跟儿子一起吃饭时知道的。

”我让泽儿帮你,你有事尽管去找他。”他特意点了一句,“泽儿这孩子没有你聪明,但胜在心热,对认准的人和事一片赤诚。”

他是越看沐晚晴越喜欢,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当西凉的女主人。

他想,当年父母想要的就是这种儿媳妇吧。

“知道知道,他是个好的。”沐晚晴落落大方,只作没听出来,随口转移话题,“杜帅,等事后能把济世堂给我吗?我出钱买。”

济世堂位于城北,地段算不上好,但地方挺大的,前店后院,还有一个药材库房,那才是她真正想要的。

“你不是已经开了一个沐宋药堂吗?宋太医坐镇,据说生意很不错?”杜帅没有专门打听沐晚晴,但架不住有一个爱唠唠的儿子。

“药堂不嫌多,可以开一个分店,让宋太医的弟子去坐堂,再不济也比本地的大夫高明些。”沐晚晴嘴里振振有词,“我还打算在农庄也办一个药堂,我算过了,明年会吸纳几千人进来,相应的配套也得搞起来。”

其他都好说,就是好大夫难寻,族里有几个孩子对医术有了浓厚兴趣,沐晚晴软磨硬泡让宋太医收下他们当记名弟子。

这不是一日之功,慢慢学吧。

杜帅愣了一下,“几千人?有那么多人吗?”

“有的,棉花的种植可以交给庄民们。”沐晚晴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但棉布作坊就需要大批的的人手。”

按照她的计划,三到五年内开几家作坊,能招几万劳壮力,生意做到各个角落,包括北楚和西芜。

杜帅鲜少跟人平等的聊天,他是西凉的最高长官,大家都捧着敬着他。

而沐晚晴不一样,她无论何时都大大方方的,这种感觉有点新奇。

“听说你招了很多退伍的军人和家眷,我替大家谢谢你。”

他知道很多退伍的士兵日子不好过,尤其是那些受伤致残的,朝庭的抚恤金就那么一点,根本不够用。

他会让退下来的亲卫留在自家农庄,或者是府上,但,他能力有限,帮不了所有人。

沐晚晴的这一做法让他很满意,眼界和心胸都不缺的姑娘,什么都好,就是脾气不大好的样子。

沐晚晴淡淡的道,“为国征战的都是英雄,我们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杜帅沉默了半响,轻轻叹气,“说的好,沐晚晴,你怎么就是个女孩子?”

他一脸的惋惜,论才智,论能力,论品行,她都是万中之选。

沐晚晴忍俊不禁,“噗,杜少煊以前也老说这话,你们不愧是父子,一模一样的语气。”

杜少煊现在是彻底不说了,轮到杜帅说了。

“我就算是女子,也能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比那些男人更优秀,更耀眼,我坚信这一点。”

“以一已之力获封县主之位,已经留名史册了。”杜帅难得的夸了一句,“我想请教你一件事,如果有一家人家的女主人管家能力不够,但又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管家,你说怎么办?”

他没有指名道姓,但沐晚晴知道他说的是谁,看来杜帅是对妻子彻底失望了。

杜夫人就算病好了,也拿不到实权了。

她略一沉吟,“组成一个理事团,设五个人,两个后院经验丰富的嬷嬷,两个外管事,一个是财务监管人员,相互制衡,相当于内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