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哈尔滨(四)(第2/3页)

她确认,无比确认,在此之前,她完全不知双方长辈还有过这样的缘分。

杨嘉北的父母,和宋茉的父母,事实上,都是工厂分房子分到一起、做了邻居后才认识,后来关系亲密,也不过是因她与杨嘉北的关系亲近。

杨嘉北显然也不知。

他翻出厚厚的袜子,一层又一层,给宋茉套上,总共三层袜子,长筒的,一直包到小腿肚。

穿好后,杨嘉北单膝跪在地上,给她穿上鞋子,拍拍腿:“去看看?”

杨嘉北直接开车带宋茉去自己姥姥曾经住过的小房子,事实上,那也不是日记本上提到的地方,而是漠河这个县城上的一个老旧小区,杨嘉北没钥匙,但他有铁丝。当宋茉看到杨嘉北拿根铁丝随意弄几下、门就开了后,目瞪口呆:“这这这……”

杨嘉北说:“保密啊,这事,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这片小区早就没多少人住了,大白天也空荡荡的吓人,杨嘉北推开生锈的锁,空气中漂浮着浅浅淡淡一层尘埃,没人住,没人交供暖费水电费,这地方又冷又旷,人走了后,家具上也都蒙了布,环顾四周,宋茉踏入,好似踏入另一个世界。

或者说,踏入现在东北千千万万户这样无人的房子中。

年轻人大多都走了。

等年迈的人在这个土地上寿终正寝,只剩下安静空寂的房子。

宋茉说:“警察都会这样开锁吗?”

杨嘉北说:“不,这玩意不报备违法。”

宋茉慢慢地喔一声,她有点迟钝:“那你刚刚算违法吗?”

杨嘉北想了想,给她举了一个例子:“我牵自己老婆的手不犯法,但再违背她意愿进一步就不行了。”

宋茉说:“你一个人民警察怎么可以举这种例子?”

杨嘉北诚挚:“对不起啊,我太粗俗了。”

宋茉被他的真诚逗得噗呲一笑,慢慢走进这个房间,她尝试去暂时忽略那些不好的东西,努力让探索欲涌入大脑。她环顾四周,望着这里墙上悬挂的照片,桌子上塑料笼罩下的一些书啊,照片啦……

杨嘉北翻出一本厚厚的影集,这东西当时没带走——以前都是坐火车,太重了,很多东西都只能留在这个旧房子中。现在不同,车就停在不远处,可以搬过去。这些影集其实总共有六大册,满满当当的,他这个姥姥爱拍照,因而留下了不少照片。旧房子也有旧房子的坏处,灰尘多,杨嘉北担心这些东西对宋茉的肺不好,没有久留,他就搬了那些影集带走。离开前,仍旧将锁锁得严严实实。

宋茉研究了很久杨嘉北的那根小铁丝,看起来就是平平无奇,是他顺手捡到的,还有锈迹。

杨嘉北就是有这样的能力,不吭不响,再微小的东西在他手里都能变得有趣。

他的假期所剩无几,在杨嘉北打算继续请两天假的时候,宋茉捂住他的手机。

“我跟你去哈尔滨玩玩吧,”宋茉说,“我还没怎么去过呢。以前我太爷爷就在哈尔滨工作,说起来,我也挺想去看看那些太阳岛啊,松花江啊……”

后面的话没说完,杨嘉北捧着她的脸,亲了好几口。

尽管俩人都知道,宋茉还没有放弃那个糟糕的念头。

她现在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她生病了。

她是一个溺水的人,她只有一根能浮出水面的芦苇。

从漠河回哈尔滨的路上,不出意外地又载上了林杭——后者不仅收集了许多知青相关的资料和老人口述访谈,还收集到大把关于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的资料,他现在打算回哈尔滨,刚好,又三人结伴通行。

这一次,杨嘉北没有阻止俩人的聊天。

林杭虽然聒噪,但是能让宋茉多说点话,多开心开心,也挺好。

这一趟自驾路程远,等到哈尔滨的时候,已经到了深夜,林杭千恩万谢地离开,不忘告诉杨嘉北,等他那边整理好资料,一定先给她们发一份……而杨嘉北带着宋茉,进了自己在哈尔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