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无脸村妇(第7/11页)

思及此处,王莽不禁转头看向了阮陶,嘴角勾起了一抹轻笑。

月色盈盈、萤火微微。

王莽眉尾一挑,看来这次来上郡是来对了。

胡嫦斜斜的睨了他一眼,明显不是很想搭理他,语气冷了不少:“都说王相与柳兆交好,怎么?这上郡之事还有王相不知道的?”

夜风拂过几人的鬓角,气氛骤然间变得有几分尴尬。

坊间一直传闻,“静尘和尚”深得王相的亲睐,而静水寺也一直拿着这个当招牌,来往香客亦有不少是冲着王莽的名头来静水寺上香的。

但后来阮陶问王莽的是时候,王莽解释交好算不上,他从前不曾到上郡来过,只是听闻上郡有个“不老”的和尚,生得俊美似玉,乃是佛陀转世,故而与柳兆通过几次信。

曾有友人来上郡办差事,或者有途经上郡者,他便拜托其帮他拜访过柳兆几次,一切不过是他好奇罢了,至于深交是绝对没有的,自然也不可能知道他乃是蛇妖。

但胡嫦对柳兆可谓是恨之入骨!故而对与柳兆相关的任何人都没好脸色。

他们姓“胡”的虽说没有隔壁的“黄”家记仇,却也不算什么心胸大度之辈。

方才他都想直接将王莽送给那鬼娘子了,与柳兆相关的一切都在这世上消失了为好。

最后,还是看在阮陶这娃娃面子上才放了他一马,如今还指望让他给什么好脸色?

若是旁人,受了这样的冷遇虽说不一定会恼,定然也会愣上片刻,但王莽却似乎毫不在意。

他只是笑道:“我乃一介凡人,所见所闻哪里能同仙家比呢?”

胡嫦冷哼了一声,瞥了一眼身边的阮陶最后还是看在阮陶的面子上开口道:“那个和尚……我也说不清楚,我被柳兆囚在观音像中近百年,周幼菱这件事也是最近出来之后才听山中小辈们说起。”

“怎么说?”阮陶问道。

胡嫦缓缓道:“方才你也看到了,周幼菱乃是红煞与母子煞相冲的厉鬼,此乃大凶中的大凶。虽说她的道行远不及我,但若是我不曾吞下柳兆的内丹,也绝不能与之抗衡,这便是厉鬼的厉害之处。”

“越厉害的厉鬼怨念越重。鬼在活着的时候,都是命苦得不能再苦的人。”胡嫦的声音幽幽的在旷野间回荡,嘴上说着怜惜的话,语气却很是冷漠。

“瞧瞧她,大着肚子才嫁人,当天就死于非命,肚子里的孩子分明足了月份可以活,却生生被闷死在了她腹中,而她却什么也做不了。”

阮陶眼神暗了下去,他师父曾经说过,世间万物皆有各自的缘法,厉鬼这种东西分明乃人间大害,却无人可管,天道任其肆意索害生人性命究竟是为何?

他当时不明白,明明游魂都会被阴差所拘,为何阴差却放着厉鬼不管了?

他师父说:“天道讲究因果轮回,厉鬼生前往往活得凄凉,更有甚者过得根本不能算是人的日子,故而怨气深重,活着的时候得不到发泄,死了总要得个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有仇报仇的结果,方才符合因果,才可前往轮回。”

“有些厉鬼会追着仇人索命好几世、好几代,但怨气总有散的一日。”

那鬼娘子逗留世间几百年,纵然有红煞与母子煞相冲的作用,也不知她生前究竟经历了些什么。

“周幼菱之所以会在世间逗留这么多年,怨气不散,并非是大仇未报。事实上,从前害她的那群人,早就被她啃得魂都不剩了。”胡嫦道,“但她却依旧没有要轮回的意思。”

“为何?”杜子美不解道,“所谓冤有头债有主,她既然已经报了仇,怨气自然也该消了,那为何她的怨气不消呢?”

胡嫦淡淡的暼了他一眼,他对杜子美的态度要比对王莽好不少。

“鬼因怨气逗留于世,其实更确切的说是因为某种强烈的执念而逗留于世,怨气则是执念的一种,大部分的阴灵的执念都是对生人的仇怨,故而常说鬼因怨气不得轮回。而周幼菱的执念却不仅仅是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