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乱将生(第2/5页)

小松子低头说着:“先凤仪宫、后长乐宫。”

苏皎皎抬手扶了扶发间玉簪,若有所思地说着:“倒是有些奇怪。”

按着苏皎皎原本的设想,她故意安排凌霄和小松子今晨去太医院抓药,就是为了引起林太医的警觉,他若是起了疑心,发觉计划有暴露的嫌疑,第一反应定是通知背后的主子,以此来想办法应对。

苏皎皎便是利用了这常态心理,才安排小松子偷偷观察。

谁知竟去了两处地方,也不知是意外还是林太医刻意为之,若是刻意为之,那林太医实在是比苏皎皎想象中更聪明警觉些。

凤仪宫,那幕后主使便只能是皇后,可若是长乐宫,便只能是宓贤妃了。

可宓贤妃如今本就受宠,没道理让她久病不愈,这相较“温和”又隐晦的法子,更不像是宓贤妃的手笔。

会是皇后吗?

苏皎皎眉眼微垂,陷入了沉思。

入宫这么久以来,她同皇后一向没有起过什么嫌隙争执,甚至早在杀落落陷害敏婕妤的时候,也算和皇后心照不宣地达成了共识。

对于苏皎皎的伪装,皇后早就清楚。

后宫里有苏皎皎这么一个八面玲珑,善于隐藏自己又十分得宠的妃嫔,皇后不可能不关注。

虽说她和皇后无仇无怨,可在这宫里生存的女人都是互为利益往来,皇后不简单,曾经不动她,不代表以后不动她。

若苏皎皎有朝一日真的成长到了打破平衡,令皇后都开始忌惮的地步,她相信,皇后也不会对她心慈手软。

只是现在皇后对她下手,想要她久病不愈是为了什么?

她生病,就意味着不能侍寝。她不能侍寝,别人就有机会。

如今宫里,敏婕妤静思未解,温婕妤被陛下惩罚后闭门不出,毓贵嫔禁足未解,宓贤妃又才因为祈福一事被王淑妃稍稍牵连。

宫中不论是主位还是宠妃,都处于一个沉寂阶段——

苏皎皎忽而掀眸,像是抓住了什么关键。

皇后想破局。

在陛下因为后宫一事烦忧,身边缺少可心人之时,趁机抬举自己的人。

皇后手下能担得起此任的人,会是谁?

宫中妃嫔三四十人,包括掖庭,如今都还有不少新人未能出头。若是光靠想的,怕是想一辈子都猜不透是谁,倒不如随她去。

若真是苏皎皎猜测那般,这人是谁,过几日一看便知。

苏皎皎坐在桌前喝了口银耳枸杞汤,温声问着:“没被人瞧见吧?”

小松子摇摇头,恭敬道:“奴才跟得隐蔽,不曾被人看见。”

“那便好。”苏皎皎将汤盅放下,对着鱼滢悉心交代:“再过几日便是深秋,长安靠北很是干冷,这个月的料子若是下来,多给底下的人备些新衣。”

鱼滢福身应声,笑着说道:“是,奴婢这几日正筹备着呢,保证叫咱们披香殿的都暖暖和和过秋。”

太阳东升西落,如此又过了半个月后。

深秋已至。

寒风凛冽,刮得人骨头缝都进了寒气似的,大片的树叶枯黄发红,被风裹挟着吹得高高的,乘着秋风,越过朱红宫墙,零零散散地落在地上。

这半个月里,陛下倒是少进后宫。

唯独皇后娘娘处去了两回,看了朱宝林一回。前几日又在凤仪宫意外见着了失宠已久的妙采女,当夜便侍了寝,次日又连寝了一日,晋为了御女。

关雎宫这边,披香殿倒是过了不短的安生日子。

苏皎皎连喝了柳太医开的方子五日,病果真好得多了。但病愈后,她又特意寻了林太医,说还是林太医的方子好,又抓了几日药方,每日煮了假意喝掉,实则倒进了花盆里。

这病假便迟迟不消。

苏皎皎神色自如地坐在书桌前看书,便听得人说姝嫔来了,即可叫人去请。

姝嫔匆匆忙忙进来,将身上绯色狐毛披风解下来递给鱼滢,扬声说着:“皎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