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结伴(第2/3页)

景澜拎着灯笼去推门,道:“灯笼光亮与否,是看人的修为,修为越高,自然越亮。”

洛元秋稀奇地看着手中的灯笼,提起来认真端详,却发现门上那副对联已经变了样子,右边是:“钟敲月上,碧歇云归,非仙岛莫非仙岛”,左边则是:“鸟送春来,风吹花去,是人间不是人间”。

她随景澜踏入门内,才走了几步,只见眼前出现一片花林,如云霞般绚烂明丽,暗香浮动,清幽动人。景澜仍是牵着她的手不放,引着她从花林边绕过,向一条石子小径上走去。

洛元秋任她牵着,行了百步有余,隐约听到乐声。花木幽深,石径狭小,多亏了手上灯笼相照,方能看清脚下的路。她蓦然发觉头顶天色已近傍晚,明明出门时连晌午都未至,如何进了这院中以后,竟是不知不觉到了晚上?

思及此处,她不免脚步微滞。景澜似有所感,道:“此处无白日,只有夜晚,不必惊慌。”

洛元秋只得点点头,见天空云色昏黄,越走越暗,最后完全消失不见。天空中现出一轮圆月,皎洁明亮,银辉如纱般撒落。景澜一身白衣,在清光中莹莹生辉,衣袂翩翩,当真是说不出的好看。洛元秋欣赏了一会,听她说:“到了,从桥上走。”

琵琶混着鼓点的乐声传来,不远处楼阁台榭,玉阶彤庭,夜幕之下灯火灿烂,自是辉煌无比。月色如水,云生雾绕,迤逦而去,将朱阁青楼托起,更显脱尘。两旁花遮柳隐,仿佛不在人间。

她们面前是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水声滔滔,连接两岸的只有一座拱桥。

景澜不着痕迹地松开手,两人一同踏上桥,行至对岸,从楼中迎面走来一人,穿着短衫,做伙计打扮,脸上带着纸做的面具,手中拿着一盏白灯笼,殷勤道:“两位贵客里头请!”

似是觉察洛元秋在打量自己,那人躬身道:“客人是头一次来吗?”

景澜漠然道:“不必,照例去松云阁,着李管事来便可。”

伙计应了,小跑进楼里。洛元秋仰头看着这座楼,为防露拙,生出什么不合时宜的感慨,她看了几眼便将目光收回了。此处往来的客人戴着面具,手中都拿着这么一盏灯笼,以红色为多,偶尔见着几盏青色,好像只有她们手中才拎着紫色。

洛元秋注意到楼前的几个伙计也不住向她们看来,心想这又是什么缘故。这时门里出来一个中年男子,脸上没带面具,瞧了瞧她们手中的灯笼,先是一怔,继而有些了然,笑道:“许久不见大人来,不想如今已有了伴,请随我来吧。”

他领着两人分花拂柳,从偏僻处而行,穿过月门,听得丝竹声传来,人声渐远。洛元秋跟着他走了一路,已是晕头转向,不知身在何处。等上了楼,那管事便自行告退。景澜带她进了厢房,道:“坐。”

洛元秋头一次来这等地方,见着什么都觉得新奇。这厢房陈设素雅,俱是乌木白瓷,唯独窗开的格外大,可以看到远处沐浴在月光中的楼阁,近处则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水泽,被重重花树掩映。

不一会,方才引路的管事又进来了,道:“大人还是照常吗?”

景澜将桌上杯子翻过来,倒了两杯茶,漫不经意道:“有什么新花样?”

管事道:“新送来一批南货,俱是上品,煲汤倒是不错,其中有一方火腿,专为大人留着”

“火腿?”

洛元秋惊呼一声,管事不知所措地站着,景澜迅速道:“那就照常罢,添一道山珍炒火腿。”

管事答应下来,去外头传菜了。景澜将灯笼挂在架上,又将剑解下来,随手搁在身后木托上。洛元秋见了也学着她把灯笼挂上去,见两盏灯笼放在一处,罩子上各画着一束花,恰好是一左一右,洛元秋不禁问:“这灯笼怎么看上去像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