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乐(第2/3页)

整整一天下来,三十八颗脑袋,挂在了旗杆上。

吴祯砍得双臂都水肿了,仿佛不是自己的一般,可心里还是欢欣鼓舞的,这就是替天行道吗?

感觉太爽了!

百姓们也觉得心满意足,多年的委屈终于得到了声张,可以跟死去的亲人交代了。

就在大家伙准备离去的时候,张希孟不知道什么时候,找来了几个木箱子,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四周都是明亮亮的火把,张希孟把箱子掀开,这里面全都是田契,借据,卖身契,房契一类的玩意。

换句话说,这就是沐家盘剥百姓,敲骨吸髓的工具!

“主公,这些东西,请主公发落!”

朱元璋大踏步走过来,随手抓起几张田契,横看竖看,突然,他抓起一支火把,准确扔到了木箱上面。

霎时间火焰腾空,百姓在短暂迟疑之后,更加陷入了癫狂。

几乎所有人都哭了。

他们身上的枷锁消失了。

“大家伙都先回去歇着吧,欠的债咱给你们免了,至于田亩,明天开始,重新分配!”朱元璋声音不高,淡淡说道。

可这话在百姓的耳朵里,简直比炸雷好响亮三分。

朱元璋已经用几十颗脑袋,证明了他的无上权威。

咱老朱说话是算数的。

是啊,连沐家都被杀了,谁又能阻挡老朱?

很多百姓都没有回家,直接到了他家的地头,躺在了田地里,一边等着分田,一边兴奋聊着。

不知道多少代人了,总算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了!

这帮几乎不会笑的庄稼汉子,咧着大嘴,开怀大笑,比过年娶媳妇还要喜悦无数倍。

转过天,就是分田的日子。

张希孟提前准备了详细的方案,他站在所有人的面前,大声朗读。

“凡十六岁以上的成年人,不拘男女,每人分得口粮田三亩,桑麻田五亩,全都不用缴纳田赋。在口粮田之外,另有流转田,每人可分五亩。流转田以家庭为单位,采用累进税制,余粮越多,田赋越高,至于具体缴纳数额,需要根据亩产评估,在收获之前,公布下来。最高税率两成五,请大家放心,一定让大家足够生活!安居乐业!”

张希孟公布之后,人群当中,爆发出比昨天还强烈十倍的欢呼。

口粮田,桑麻田,全都不用交田赋,吃的,穿的,就有了着落,或许还不够,但绝对能活得下去了。

流转田交够红巾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田多粮多,缴纳的田赋就多。

公平合理,大家伙心悦诚服!

可也有人不服气,怎么女人也能跟男人一样分田,这算什么道理?

面对着一些人的质疑,张希孟只问了一句话,就把他们怼了回去。

“你们瞧瞧四周,有多少光棍汉?”

“你们觉得女孩没用,早晚都是人家的,白白浪费粮食。甚至有人偷偷掐死女婴,你们或许杀死了别人的媳妇,可别人也能掐死你们的媳妇!这么多光棍是怎么来的?难道还不清楚吗?”

刚刚还叫嚷的人,不由得低下了头。

“给女孩子分田,就是让她们也能平安长大,日后好嫁人,相夫教子。在这里可以公布一条未来的法令,谁敢溺杀女婴,立刻收回土地,亲生父母还要贬为奴仆。别怪法令严苛,虎毒不食子,做人不能没有底线!”

话说到了这份上,谁还敢质疑。

百姓轰然答应。

张希孟也清楚,仅仅凭着他的一番话,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说开了一个头儿罢了。

大的方略交代清楚,张希孟又转身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主公,旧的田契烧了,如今要办新的田契。您看这个田契要谁来用印?”

朱元璋一愣神,不明所以,张希孟笑吟吟道:“主公要是觉得麻烦,臣可以代劳,要是主公不辞辛苦,就请主公给每家每户用印,确认他们的田亩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