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6/7页)

过完年他们的生活重新回到了正轨,2月中旬,恢复高考后第一届新生也步入了大学的校园,苏雪桢15号这天去洪江大学看自己是否报名成功,确定自己名字出现在名单里后,去报名处领到了自己的准考证。

打开共两面,第一面正中央写了博约大学研究生准考证10个大字,下方贴着她交上去的照片,最下方有个编号387,第二面就是考生姓名、所在单位、报考单位、报考专业以及考点考场。

全都盖了公章。

正式考试在5月15号举行,考点同样是在洪江大学。

温度回暖,校园里也不复她一月份来报名时的冷清,很多知识分子通过这个考试来到了大学的校园,为了纪念,有不少班级在校园门口合影留念。

三月份,苏显国正式辞了附一医院的工作,成为洪江大学的教授,上下班时间也固定了,有更多的时间可以陪家人和做科研,这个月全国也发生了很多大事,先是新宪法颁布了,高校也恢复了职称评定,另外这个月大家最熟知的一句话莫过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平平安安不知不觉已经十五个月了,走路非常顺当,入春后脱了厚重的冬装,还能稍微跑一会儿,下了班岑柏经常带着孩子们在家门口玩球,不过最后往往发展成两个孩子跟一只狗去抢一只球。

距离考试只有四十多天了,苏雪桢几乎把生活中的重心都放在了考试上,这个年纪的平平安安只想着赶紧出去玩,不太理解妈妈一直坐在书桌前是干什么,偶尔过来捣乱又因为觉得太无聊自己下去了,有时候甚至还会学着她翻书,用小手指一页一页的看,虽然内容也看不懂。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随着考试时间越来越近,苏雪桢的紧张情绪日益明显,季节变换,一个不注意,这时候安安又生病了,接着传染到平平,感冒流鼻涕一直不好,等身体恢复了,也到苏雪桢考试的时间了。

哪怕年龄放宽到了四十岁,这场研究生考试能参加的人依然很少,跟之前的高考规模比就更小了,整个洪江市只有洪江大学一个考点,九个考场。

没有考试大纲,也没有什么考试资料,这届考生主要是66-70届的大学生,已经参加工作的人让他再去考试并不容易,苏雪桢先前以为会有很多人,在门口等待入场的时候却发现她算是比较年轻的。

来送考的都是家里人,不少考生早就成家立业了,像苏雪桢这样带孩子来的也屡见不鲜。

考试八点半开始,一家人七点半就到了考场,岑柏抱着平平安安,心里也莫名跟着紧张,给她鼓劲,“让妈妈不要紧张!”

张光香比她还慌乱,迟来的感受了一把高考生父母的紧张,举着水杯问她:“要不喝点水?”

真到了这一刻苏雪桢反而很淡定,笑着摇头:“没事妈,我不渴。”

“等下我进去考试后你们就先回去,别一直在外面等。”

张光香想陪着她,“就两个小时,我们能等的。”

“你紧张不?”

这个问题问了快一路了,苏雪桢哭笑不得:“现在不紧张,你再问下去我就真的紧张了。”

张光香赶忙打住,“行行行,那我不问了,你放平心态好好考试。”

八点准时进考场,洪江大学的门也打开了,苏雪桢沉下气,转头跟家人说:“那我就先去了。”

岑柏把平平安安放下,过来抱了她一下,小声耳语,“别紧张,慢慢来。”

备考这段时间,也多亏了岑柏跟家里人的努力,不然她也没有这么多时间可以来复习,苏雪桢嗯了声,既是对他说也是对自己说,“我不紧张。”

说完迈着坚定的脚步走进了考场。

平平安安被爸爸抱在怀里,视线看得远,只看到乌压压的人群一窝蜂涌了进去,兴奋地指着走进去的苏雪桢,“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