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7/7页)

“反正你现在实习期工资就那么点,扣就扣吧,不要在意,实习期工资少很正常。”

苏雪桢听到他这个称呼笑了,保证道:“以后讲座这方面我一定多关注。”

这么一番话说完,郁德珉喉咙都有点干了,冲她摆摆手,“行了,回去吧。”

苏雪桢关上门走了出去,出了校门以后直奔书店,之前考研时碍于政策,书店里的英文书籍很少,今年随着政策的变化,学习英语的人也变多了,货架上英语书和习题册都不少。

苏雪桢挑挑拣拣,选了五本英语名著,还有一本英语口语书用来练习,先前学英语主要是为了考试,当时研究生考试英语考的也不难,后来考上研究生以后,大一又开始学英语,对英语口语也有了要求,但整体要求不严格,还是以书面答题为主。

这次完全不一样了,她要跟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交流,不是简简单单做个选择题造个句就行了,这是要开口说,跟那些人对话。

到时候肯定不止利昂.弗劳尔教授一个人来中国,她要加倍努力。

苏雪桢下定决心苦练自己的口语,每天上下班坐公交车都在读书,自己模拟情景,一边读一边造句,回到家以后,电视也不看了,每天听录音机里面的英语频道,跟着读。

那段时间平平安安一直感觉妈妈在学一种鸟语,每天张开嘴就是叽里呱啦不知道在说什么,还用那些鸟语命令他们做事,试图用鸟语来同化他们。

苏雪桢多次解释自己说的是英语,不是什么鸟语,她跟平平安安经常用英语交流也是为了让自己代入到情景里面,顺便孩子们还能提前学学英语,多好的事。

平平安安刚开始完全听不懂,久而久之,听得多了,又身处那个情景之下,一些简单的英语用词,他们居然能听懂一点了,平平安安感到非常自豪,觉得自己掌握了一种新型鸟语。

这天傍晚大家一起玩足球,西瓜踢进去一个球,安安突然脱口而出,“good, good 。”

大家都愣在当场,柴可爱已经习惯了安安平时时不时会冒出一些鸟语来,但她不清楚这些鸟语到底什么意思,下意识反问:“什么意思啊?”

平平替妹妹解释,“这个词就是很好的意思, very good!”

怎么又多了一个鸟语!!!

高军亮直接把球扔了,愤愤道:“你俩最近能不能正常说话?我现在都快听不懂你们说啥了。”

平平挠了挠头,“习惯了。”

“我妈说我们现在属于适应期,再过半年会好很多。”

西瓜问道:“再过半年你们就不说鸟语了?”

安安摇头,“不是,我们会分清什么时候该讲鸟语什么时候不该讲。”

高玲听不下去了,站出来解释:“这不是鸟语,这是英语啊,是一种外国人讲的语言。”

大头不懂,转头问她:“什么是外国人?”

高军亮见过一回外国人,自豪地跟朋友说起来:“就电视里面,个子特别高的,头发黄黄的,卷卷的,走路的时候有点像驼背的猴子,那就是外国人。”

现在改革开放了,以后外国人来中国的机会还多呢,高玲纠正他:“什么呀,不能这么说人家,什么叫驼背的猴子。”

西瓜依然不解:“那我们为什么要学鸟语啊?”

“说了那不是鸟语,是英语。”

高玲继续说:“为了方便我们跟外国人交流啊,只有我们懂了他们的语言才能跟他们说话。”

俊俊连连摇头,很有骨气:“我才不要跟驼背的猴子说话。”

高玲笑了,“这就由不得你了,上了小学都要学英语的,还要考试呢。”

作者有话说:

来啦~讲座这个主要参考了小儿外科发展历史,改革开放后,国际交流对小儿外科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