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熔岩神殿(第5/8页)

在不知朝下掉落了多深以后,我能感觉到周围的空气似乎越来越热,而耳边的风声也越来越剧烈。

接着身子似乎变得越来越轻,就像下方有暖暖的一朵云给拖住了一样,下坠的速度也渐渐变慢。

我张开双臂,能感觉到自己竟然可以随着身体的扭动稍微控制下落的方向,也就是说我竟然能勉强在地缝的空挡位置做姿势微调来进行滑翔。

空气越来越燥热,我甚至可以隐隐看见地缝深处偶尔翻腾一下的红光以及闻到更加浓烈的硫磺气息,几乎不用多想,我也明白那偶尔闪现一下的红光就是熔岩。

看来我的猜想没错,地下的熔岩毕竟是在很深的地方,地缝的深度至少有数千米,熔岩的热量将空气加热,热空气受热膨胀不停上升。而这地缝的构造更是巧夺天工,让上升的热空气不断随着上升而变得越来越强劲,最终就如同做真空悬浮实验中的巨大风轮机,只要置身风轮机之上,人就可以勉强悬浮起来,不至于直接跌入岩浆中被烧死。

当然,这也有两个巨大的隐患,一个是可能被地缝边缘凸出的石头挂住或撞击到,另一个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呆久了,有可能被蒸腾的硫磺等有毒物质给熏晕过去。

不过很快,借着下方的火光,我发现下方出现了一个巨大宫殿轮廓。地缝下方的宽度已经从最顶端的二十多米扩展到上百米,这巨大的宫殿就横隔在地缝离岩浆一百多米高的位置。

宫殿暴露出来的部分其宽度和地缝宽度相等,长度却有三百多米。让人尤为惊讶的是,整个建筑竟然都是青铜一体铸造的,是一座巨大到不可思议的青铜宫殿!

要知道现代航母也差不多就三百米左右长,七十米左右宽,也就是说这巨大青铜宫殿差不多有两艘并排航母的大小,即便按照航母的吨位来计算,自重也接近二十万吨。更何况这青铜宫殿的墙壁,看上去远远比普通航母的夹板厚实得多,重量怕是要高上好几倍。

而且青铜宫殿的两端都嵌入地缝两侧的石壁之中,还不知道石壁里面是否也有潜藏的庞大体积,我估计青铜宫殿真正的宽度应该是和长度相差无几,大体是呈现三百多米单边长度的正方形。因此如果算上没入石壁的部分,这座宫殿的大小和重量更是让人咋舌了。

正对这庞大的青铜宫殿惊讶的时候,或许因为下面的宫殿阻断了膨胀的热空气上升,我感觉到风向开始变得混乱起来,不再是一味的朝上。

这让我滑翔的轨迹变得摇摇晃晃起来,正当我惊慌失措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一头撞入一张软绵绵的网里面,然后整个人被无数的丝线所包裹,接着像个粽子似的被牢牢地裹起来。

仅仅是几秒钟之后,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明智轩等几人也和我一样撞入这张结实而柔软的丝网,被丝网包裹起来。

接着我们几人的坠入似乎触动了什么机关,丝网开始沿着一定的轨道朝下方的青铜之城移动,大约两分钟后,我的脚尖已经能够碰触到青铜之城的顶部。

在经过一个雕刻着古朴兽首的青铜机关的时候,从兽首内喷出一团火焰,吓了了一跳,却不料这团火焰敲到好处的烧毁了包裹着我的丝网,让我终于脱困而出。

我好不容易挣开缠绕着我的丝线,这才发现明智轩和敖雨泽等人也相续脱困,这兽首喷吐火焰的角度,完全是被精心设计过的,本来就是为了解开丝网的束缚。

看着这堪称精妙绝伦的机关,还有眼前巍峨森严的青铜宫殿,我第一次对古蜀时期建立的青铜文明感觉到了一丝敬畏。

之前在博物馆里观看青铜神树或青铜立人像时,对古蜀文明在青铜的冶炼和铸造的技术还仅仅是惊叹,可现在,这份惊叹已经转化为惊恐和敬畏,这根本就不是生产力低下的古蜀时期靠人力能够制造出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