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第2/3页)

冒着风险,不顾各种劝阻,坚持要求水利官员们指出最适合被选作泄洪地,又以自己的公主身份,强行调令附近的驻军帮被选区域中的百姓迁到高处,做好泄洪准备的原因。

不惜为此背负近二十万百姓的咒骂与怨恨,赌上自身的前程,最后还是毅然选择下令炸堤,看着滔天的洪水汹涌而至,淹没大片田地与房屋时的痛苦,三公主没有流下半滴眼泪。

因为她不后悔,在那种情况下,她不得不做取舍,她确定自己的决定没有错。

如今看到太子一国储君的身份,真心感谢她所做的事时,那种无声的理解与支持,让她瞬间破功,眼泪也在瞬间流下。

正宁帝在一旁看着两人相互扶持的场景,也觉心酸不已,为了大安的江山,他的两个女儿实在付出太多。

太子在宫中殚思竭虑,三女儿舍弃公主的尊荣,在外奔波劳碌,背负着巨大的责任与压力,屡次置身险地。

“三皇姐勇于担当的表现,胜这世间无数男儿,我为您感到骄傲。”

悄悄擦拭过眼角的正宁帝随即跟着表态,“为父也为我儿感到骄傲,不要去在意那些外人怎么说。”

哪怕事后证明,即便悬河大坝是铜墙铁壁,若不泄洪,在后期仍在持续的阴雨天中,也会被冲垮。

但是仍有一些人拿三公主决定泄洪时,悬河大坝还完好说事,认定那就是置东合府百姓安危于不顾的冒失之举。

何欣月含泪笑着应道,“父皇放心,有您与太子的支持与理解,儿臣不惧这世间任何非议。”

正宁帝欣慰的笑着点头道,“皇儿真是长大了,很好,走吧,我们一起去凤元宫见你母后,她一直惦念着你,在这边耽误得太久,她少不得又要唠叨。”

看着抱怨皇后唠叨,却没意识到自己其实也不差的正宁帝,何欣月笑着应下。

“太子今天也提前下值吧,那些政务,我们是永远都忙不完的,早些晚些的差别不大。”

听得出正宁帝提起政务,依旧是满腹的牢骚,与二公主猜测那些有些损,非常人之举的事,应该都是出自太子之手不同,三公主算是早就发现朝中政务其实都是由太子在打理的人之一。

毕竟她算是自家人,又入了仕途,皇上与太子在她面前没怎么遮掩。

只是为了在人前维护她那父皇的帝王尊严,她不仅在人前装做不知情,还告诫自己要从内心里当做自己不知道,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她在亲近之人面前走漏口风。

对此没有异议的何殊从善如流的应下,然后给三公主提议道。

“三皇姐要不要先找个地方换身打扮,母后近来,确实有些唠叨,你就这么回去,她能从你身上挑出一百条意见,然后将话题拐到你还未婚的问题上,再提一百条意见。”

想到皇后每每想起,就会反复跟他提起的三公主婚事问题,正宁帝连声表示附和。

“对、对,听太子的没错,汪林,安排宫人帮乐平公主好好拾一下,这皮肤有点黑,还有点粗糙啊,那就多用些胭脂水粉吧。”

见正宁帝高度紧张的样子,三公主凑近太子道。

“皇弟,母后现在,竟然变得这么厉害了吗?”

何殊对此也很无奈,她知道皇后应该是进入更年期了,身体方面因有太医精心调理,倒没出现什么问题,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特别爱唠叨、爱操心。

为此她这两年经常以政务繁忙为由,尽量少去凤元宫。

可是正宁帝不管是为了看在她这个太子的面子上,还是因为产业上的事,或是祖制,都需常去,实在被念叨得不轻。

为了能用好成绩哄得皇后高兴些,少被念叨,连八公主都变得对学业上心不少,人也成长许多,进步颇大,也算是歪打正着了。

而皇后近一年来,最常提的就是三公主的亲事问题,逮着机会就拉着皇上太子,说起京中那些大族子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