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第4/5页)

康熙道:“德妃说她会好生安慰蓁蓁的,你也安抚安抚她。她的身子好时,叫她们姊妹随意出去逛逛散心,带足了侍卫便可。”

“她们姊妹”。

包括的就不仅仅是已经成婚的蓁蓁,还有尚未出阁,还受宫中规矩旧俗约束的公主们。

甘棠她们平常想要出行宫溜达,少不得自己额娘、太后、康熙一层层地请示,这会康熙如此吩咐下来,她们可有得快活了。

康熙亲口允了的,太后自然不会多做阻拦。

敏若听了,笑道:“孩子们听了就该欢喜了。出去走走也好,蓁蓁的身体底子本就好,若如一般妇人一样困着养胎,反而对身子无益。”

康熙懒得听这些产育经,只是又想起一件事来,看了敏若一眼,见她神情温和平缓,旁敲侧击道:“法喀近日可来信了?”

“可不来信了?还送了几匹好丝绵来……怪了,他那些书信礼物都是一起送来的,您还得了两柄好扇子呢,怎么这会却问起妾来了?”敏若似有几分疑惑。

康熙道:“是朕忙忘了……他信里同朕说江南秋景甚美,看得朕还怪艳羡他。”

他明显是要含混过去,敏若嗔怪地看他一眼,“他给我的信里倒是也说秋景甚美,还说有人竟然献给他一种烟,号称用过了便能镇痛健体,疗愈旧疾。您说可笑不可笑?”

她似乎只是随口一句,然康熙听者却有心。

给敏若的信中也说了,便说明法喀确实只当那所谓神烟是个笑话。

若知道那烟土的害处,为免敏若担心,法喀在给敏若的信中绝对是一个字都不肯提的。

康熙随意想着,心底某个略提着的地方不禁一松。

见敏若神情轻松的样子,康熙想了想,道:“那烟土有个别名叫‘福寿膏’,太医们各执一端说不出个一二来,但前段日子虞云上的折子里,却言此物危害极大,易令人服用成瘾。”

敏若一下坐直了身子,康熙拍了拍她的手,嘱咐道:“法喀一时虽对此无意,然他七尺男儿如今深受病痛所苦,有奸人连进谗言,也怕他心动。朕已在信中与他说明此事,但思来想去,还是得你再嘱咐他和他媳妇一回才稳妥。尤其要让他媳妇注意他日常饮用之物,免得他遭了有些奸邪小人有心之算。”

见敏若面色登时严肃起来,又似忧虑不安的模样,康熙还安抚道:“法喀心里是有成算的,你只管放心。朕不过是操着个闲心,忍不住让你再叮嘱一回罢了。”

法喀是他的心腹重臣,在军中威望颇深,虽然如今负伤,却也任两江总督,手掌兵权乃是大清之重臣。无论特地献上福寿膏之人的谋算是大是小,如今都得先提高警惕。

他已在信中嘱咐了法喀,但思来想去,日常生活中事,与其再三叮嘱法喀,不如叫法喀媳妇多上些心。

敏若沉了口气,一副强定住心神的模样,“我便给海藿娜去信,让她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些。……再骂法喀一顿!如此严重厉害之物,他竟还不以为意,当个笑话写在信中,不知提高警惕,真是安逸日子过久了!”

“法喀原本并不知道福寿膏或许有危害。”康熙忍不住替法喀道了句冤,但见敏若难掩担忧焦急的模样,心中暗对法喀道:朕就帮你到这了。

“好了,法喀多大人了,他心里有数,你就放心吧。”过了一会,康熙若无其事地转移话题道:“静彤今日已至喀尔喀蒙古,在恬雅府中修整,明日再带着孩子与恬雅一同过来。”

他这话题转移得多少有些拙劣,看在是顶头上司的份上,敏若勉强配合,先叹了口气表达对法喀的不放心之后,才配合康熙的言语做思索状,“如此算下来,最迟廿五之前,便可见到静彤啊。”

康熙笑着点点头,敏若感慨:“一转眼,也有快要十年没见过静彤了,也不知那孩子如今怎样。……还有弘恪的双胞胎妹妹,听说那孩子生得眉目极像静彤,又聪明伶俐。静彤这一双儿女也真是会生,一个像阿玛,一个像额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