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清点存款(第2/4页)

他们这时候一块一斤卖出去,等于明再卖时怕是能卖到一块五甚至两块一斤!不要肉票嘛,自然会高很多。

乔小弟眼睛瞪大:“厉害了,这么说养鸽子养得好也是真能赚钱啊。”一年养下来完全抵得上在工厂里上班。

乔茗茗:“是啊,现在想想让我上班还不如让我在家养鸽子。”

宁渝:“……不能这么算,工厂是铁饭碗,有退休金。再说还有年节福利,光是票证那些就很有吸引力。”

这对姐弟都是比较懒散的,干活能干,但最爱这种自由度高的活。

气温渐低,乔茗茗去洗澡了,宁渝和乔小弟因为等会儿还要拉着这辆满载鸽子的板车去岔路口,所以没敢洗澡。

乔茗茗洗完澡后就去哄彰彰睡觉,又去陪衡衡读了几个故事。

时间滴答滴答流逝,枕边手表上的时钟很快就来到了十点。

此时夜已深,村子彻底沉睡,早睡的农村人们几乎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鸡已眠,狗已睡,唯有不知名的昆虫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快到十点半时,乔茗茗从床上爬起来。她手上拿着两个手电筒,打开院门,给后头拉着板车的宁渝和乔小弟照亮前方的路。

板车吱呀吱呀响,车上的鸽子也在“咕咕咕”个不停。

乔茗茗边走边庆幸:“还好咱们这里人少,就是杨姨和余叔听到了也不会说什么,要不然这声音真能把人吵醒。”

小路凹凸不平,板车还挺难拉的。

十点半时,板车到达岔路口。

岔路口中停着一辆货车,如此大手笔,看来于明对这批鸽子很是期待。

于明确实满意,稍微看两眼,就拉着宁渝说:“不错不错,你们这儿……还有吗?”

宁渝只打算做一次生意,于是摇摇头:“我家反正往后是没有了。”

“不准备再继续?”

宁渝坚定地摇摇头:“不准备。”

于明微微叹气,可惜道:“好吧。”

两个板车肯定拉不完,宁渝和乔小弟又拉了三四趟,才把鸽子全部运来。

于明相信宁渝,粗粗一数,数量差不离后就掏出钱:“三百整,再给你几张票。”

宁渝点点头,没数,然后就走了。

回到家里,把钱塞给乔茗茗,乔茗茗眼睛瞬间比房顶的电灯泡还要亮:“这钱拿来,再攒攒钱,等过两年咱们回首都时怕是能再买一套房了吧!”

宁渝觉得她此刻像是见到食物的猫咪,就连那“贪财”的笑都觉得无比可爱,笑道:“你怎么知道咱们过两年能回首都?”

乔茗茗心里一突,嘴上迅速道:“报纸嘛,最近这风向……许是都不要两年呢。我听说隔壁余水县挺多知青都想办法招工回城了,还听说西山农场那里,挺多人都回去了来着。就连杨姨和余叔,最近天天喜笑开颜,好像好事儿将近。”

西山农场离他们这里不远,不过靠脚走是挺远的,在山的背后。

那里有挺多下放的人,乔茗茗原先还不晓得,是今年年初,有人偷偷接杨姨和余叔去农场给人看病,她这才晓得他们附近还有这么一个地方。

这里就是风向标啊,要看情况转没转变,只要看西山农场有没有人走就行。

宁渝挑眉:“见微知著嘛!”

乔茗茗骄傲挺胸,深觉得她就算没有几十年后的记忆,也能凭借自己机灵聪慧的脑袋瓜子在这个年代过上好日子。

宁渝又把票瞧了瞧,说:“有两张布票,够做两身衣服的了。你这几年都没做新衣服,你都拿去做了吧。还有三张肉票和十斤的全国粮票,这我可能要用。老师女儿怀孕了,昨天来信中说。老师很高兴,他正四处打听票,咱们最近也不需要用,要不给他?”

乔茗茗惊讶:“怀孕啦?没事没事,给孔老师吧。咱们家不缺粮不缺肉,可比城里宽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