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府试两题(第3/3页)

这是生童们的习惯,因此当考题重复时,他们后面的这一批多半是已经琢磨过的,当然不会有人提出意见。

而从试题来看,仪征县的题目是“又日新康诰曰”,江都县的题目是“汤之盘铭曰”,字面上并不重复。童子试应试者多,规矩又不像乡试会试那般隆重,两场虽题意一样,但也不算大问题。

江都县的考生们得了便宜,自然都悄声作答,反正题目是知府出的,只要知府别反悔就成。

齐鸢想了想,自己此时若提出异议,先不说钱知府,就是江都、甘泉两县的考生恐怕也会对自己恨之入骨。科举考试,运气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只是这样一来,仪征县的生童未免太倒霉了。他暗自摇头,不再操心这些,只安稳坐好,看向眼前的答卷。

“欲罢不能”这一题,因之前做过,胸有成竹,所以齐鸢一边磨墨,一边在心里将先前那稿修改润色了一番。等手里的墨磨好后,他又确认了一遍,里面并没有应避讳的地方,便径自提笔誊写起来。

首篇答题三四百字,齐鸢运笔如飞,因这段时间在褚先生的督促下每天都“辛苦练字”,这次的答卷也比县试时漂亮不少。团团字脱去了圆润的外形,颇见筋骨,姿颜美悦,已经能从中看出几分二王神韵。

按说书法一途最耗功夫,不管是谁,都很难短短俩月便能提升到这样的地步。但齐鸢知道院试的时候,县试和府试的答卷是要送过去对比字迹的。

院试作为童子试最重要也最难的一关,应试者还有往年的童生,因此自己的字迹必须工整端庄,否则因为字不好看而降一等,岂不是冤枉。

首题做完,左右的生童不由频频侧目,朝他看过来。

齐鸢见这俩人面色紧张,二人面前的试卷和草稿也未落一字,便猜着是自己答题太快,扰乱了其他考生的心态。

这个就不归自己管了。

巡场地胥吏来回走动着。齐鸢将答卷小心地放在一旁,活动了一下手腕,随后端坐凝神,吐息片刻。

此时天色刚刚大亮,那俩考生见他坐着不动了,不由都暗暗松了一口气,当然心里还是佩服的,心想这小纨绔答题这么快,莫不是中午便能交卷?

心里正琢磨着,就见齐鸢忽然又睁眼,随后提笔,拉过了第二张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