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坚定(第2/3页)

荀绍景却问:“不解绶印难道你想要谢执娶六公主吗?”

季念动了动唇,袖中手缓缓攥紧:“不娶六公主的办法可以再想,非要用这样的方式吗?”

荀绍景:“假若就是只有这一个法子呢?”

寸步不让般,荀绍景的追问让季念一时没答上来话。

可荀绍景就是故意的。

他没有给季念任何思考的机会,叹息一声:“何必呢,谢执当初为何会入仕,三小姐最是知道,不是吗?”

……

荀府书房中,荀世俞伫立于墙上那副《飞雁图》前,久久未有言语。

此外谢生平所绘,谢生平临走前让人将此图赠予荀世俞,只传了一句话,自家小儿谢执劳他费心了。

再之后,荀世俞收谢执为唯一的桃李,倾其所有将自己毕生所学教授于他,但其实这么多年他待谢执,不仅仅是对待学生,更是将他看做了半个儿子。

荀世俞望着那画上鸿雁,背对着谢执道:“我朝官员一万七千五十名中,五品以上京官占到一千二百一十三名,而你可知,余下用从六品升到五品之人均要用几年吗?”

谢执答道:“回先生,十年。”

“十年,”荀世俞转过身,“十年啊子卿,你是唯一一个只用了四年便被今上亲自任命为内阁大学士之人,现今六名内阁大学士中,数你最有才华,最有政绩,亦是最有可能晋升为首辅之人!”

谢执行了一礼:“先生之言,学生愧不敢当。若为天下,无这官职亦可,实则这些年所累身外之物甚多,未尝不是我目的,而今已然足矣。”

荀世俞上前一步,紧紧托住他的手腕:“若你和六公主成婚,则为如虎添翼,既已于康庄大道之上,你为何偏要如此固执?”

谢执是荀世俞看着长大的,荀世俞的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在他嘶哑的嗓音下染上浓浓的劝诫与急切,仿佛将一切希望寄于此。

可良久,谢执只是弯着腰,没有起:“学生辜负先生教诲。”

荀世俞屏住的气陡然泄下,松开了他。

桌上的灯随风一记跳动,荀世俞退后一步,终是长叹:“你用四年才换来如此成就,何其不易,与旁人相比又是何其的易,如今这样的机会,你为了一个人,说不要便不要了吗?”

灯光晦暗,屋内人的影子向外无限拉长,越来越远,越来越细,直到融入那黑暗中,不见了。

屋外没人看得见的暗角里,季念靠在墙边,几乎是哆嗦了一下。听不见屋里人的回答,可他越是不回答,就越是在答,那官位有或没有,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

她颤着眼睫闭上眼,复又想到荀绍景的那句问。

这闷热的夏夜,便这么一寸寸凉了下来。

仿佛回到了四年前,她嫁去嘉裕侯府的前一晚。

那日恰好是立春,可立春的夜晚,竟感受不到一丝暖意。于是她溜出去了,趁所有人都没注意到她的时候,溜去了段伯的酒肆。

她跑了一路,她怕去得晚了,段伯就打烊了。她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想喝酒,想火辣辣地灌一口下去,浇灭她那颗仍然停留在冬日的心。

可她不该去的。

她没想过会在那里碰到谢执。

分道扬镳的两个人,一个站在酒肆昏黄的光里,一个站在外头黑黢黢的暗影里,互相看着彼此,谁都没说话。

后来,她先转过了身。她分明跑了一路只为喝那一口酒,可她还是转过了身。

她没有勇气从他身边走过。

但转过身的刹那,谢执叫住了她。

季念想,她应该跑,应该像刚刚跑来那样跑掉。可是谢执叫她,她便没有办法,她控制不住地停下了脚步,然后听到他在沉沉的夜色中,问道:“季念,我们为何会变成现在这样?”

立春了,雪化了。可落雪时不觉冷,化雪时竟冷得像五脏六腑都被刺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