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4/8页)

食材比原先加了一倍,每天的成本加上奶和炒大麦,控制在两贯钱以内,少的时候能赚十五贯左右,多的时候加上打赏能有十八贯钱。

小半个月下来光张家就分了七十多贯钱,五十两一个的大银锭都换回来一个,给张娘子喜坏了。

要不她也不至于天天敲打儿媳妇。

张家人本来也都不算爱找事儿的,冲着银子也全家上下齐心,一门心思就想着干活儿,哪个都不嫌累。

乔瑞臣做帐篷跟急行军是一个法子,就是去铁匠铺打了凹进去一个圆筒的铁钉,底部做成上圆下尖样式。

只要将铁钉打进土里,随便用结实些的木头插进去,盖上油布,就是结结实实的帐篷。

他检查过铁钉并无晃动,木头是用的西北最常见的柏木,在寒冬也丝毫没有变形的痕迹。

他一进帐篷,张三壮就热情迎过来了。

“乔兄弟,你看咱们摊子还成吧?你在京城见过大世面,许是能看出哪儿不妥当,你只管说,我和二哥还有耿叔保证改过来。”

乔瑞臣迟疑了下,“我只去过酒楼,在宫中当值时候更多一些。”

张三壮:“……”那岂不是跟圣人老儿一个锅吃饭?打扰了。

他大为震撼,并不知道圣人自个儿都不只用一个锅吃饭,好一会儿才唏嘘着回过神。

“那今天狗蛋就负责伺候客人们洗手,若是有客人问起,这边就交给乔兄弟张罗,你看……”

乔瑞臣和气点头,“可以,阿婉都与我交代过了,她的法子很好,后头怕是三哥你们又要辛苦许多。”

那什么‘促销’的词儿,乔瑞臣也从未听过。

但促销具体要做的事情乔瑞臣是明白的,按照媳妇的法子来,客人不但会更想要香胰子和肥皂香皂,麻辣串估摸着也要比现在卖的好。

张三壮只有惊喜,没有惊吓,他搓着手嘿嘿笑,“真的?不怕不怕,回头我就叫阿姆他们按照现在两倍的食材来准备,就是忙到晚饭时候咱也不怕。”

小老百姓赚钱不容易,想要赚出能供家中尕娃子去私塾读书甚至参加科考的银子来,更是难上加难。

殊不知多少百姓家里的聪明娃子,都是因为没钱所以没法子挣前途。

张家人不怕苦和累,能多赚些钱,他们就是梦里都会笑醒。

等帐篷里头打扫完,提前调好的麻辣汤料和关东煮骨汤咕嘟着开起来,好多客人闻到熟悉的麻辣香味儿,熟门熟路往帐篷这边来了。

“今天有卤货串没有?有的话先给我来十串,再加五串肉丸子和五串素串。”

因为食材并不贵,赚得又多,张家人高兴之余也保留了厚道的秉性,麻辣串用料还是很足的,一串三个大肉丸,卤货也切得厚厚的,素串是一串四个。

小孩子估计一样一串就能吃饱。

后头有客人附和,“就是,昨天没吃够就没了,你家原先不是做卤货的吗?怎的不多准备些。”

张三壮立刻开始自己的表演,“这不是条街酒楼学会了咱家的卤方,我老丈人在酒楼做大师傅呢,我这当女婿的怎好跟长辈抢生意,也就是咱自家吃的时候多卤点。”

能十几二十串吃麻辣串的,好多也吃过条街酒楼的卤货,闻言立刻撇嘴,“那你岳父手艺不行啊,偶尔吃着还成,都是用大油爆炒,吃多了腻,也没你家原来卖的香。”【看小说公众号:玖橘推文】

张三壮听得心里爽,这偷学和正宗的能一个味儿吗?也不看常沢有没有那个本事。

面上他笑得特别憨厚,“那肯定不是我老丈人的手艺,是酒楼里姓常的师傅学会的。”

客人眼神了然,不用再说更多。

过来快的当属在瓦市附近住着的行商居多,都是商人,谁不知道里头那点子机锋呢。

他们觉得这杀猪匠家性子也太软了些,叫人欺负到头上都还要愚孝,实在太过那就是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