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场豪赌(第3/4页)

“我来吧,”顾翌安伸手阻止,“前面这些工作本就该我来做,手术时间长,你先保存一点体力。”

俞锐伸出去的手还没收回:“你的手可以吗?”

顾翌安只回了他两个字“放心”。

顾翌安复健练习三年,左手灵活度与常人右手无异,不过他并没打算让俞锐知道这件事。

虽然主刀全程,右手必然是不行,但开颅还是可以的。

在场还有洗手护士,巡回护士,麻醉医生,电生理监测师,以及手术二助。

除了电子仪器发出的“嘀嘀”声,其他人全部都在屏息期待。

开玩笑,这可是霍顿医疗中心的神外大佬,就算是开颅,那也不是谁都能现场看到的。

开颅过程很顺利,同样的切皮牵开,顾翌安的手的确很稳,操作也远比普通一助要细致。

硬脑膜被剪开后向下牵拉形成视野区,俞锐冲他点点头,而后坐到椅子上,正式接手。

顾翌安移步站在他右侧,透过目镜,俩人能够看到同样的手术画面。

视野内,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分支都有些移位,基本算是把入口堵了。

头顶悬空的显示屏也能看到画面,负责手术麻醉的老教授玩笑道:“这可真是出师不利,昨天就说你们选的这条路太冒险,看看吧,刚进来就告诉你此路不通。”

顾翌安和俞锐倒是面无波动。

术前是做过全脑血管造影的,确定这条手术入路,他们必然已经在事前预判到了这些,同时也想好了解决方案。

更何况,只有从这条路走进去,才能占据最佳手术视野。

“你往后绕一点试试,注意避开最右那条静脉。”顾翌安建议道。

动静脉不能碰,一碰立马就玩完。

俞锐“嗯”了声,手持双极往里探,小心翼翼地清除路障。

然而,下一秒仪器突然黑屏。

立在手术台对面的二助惊呼一声“糟了,是系统故障!”

说完,他连忙跑过去检查设备。

俞锐暂时停下,问了句:“故障能排除吗?”

二助慌里慌张检查好几遍,而后摇头说:“不行,重启也没反应,可能用不了了。”

这下其他人集体傻眼了。

出问题的设备可是术中导航系统,相当于术者的另一只眼睛。

只有通过术中导航开路,才能精准定位肿瘤,否则两眼一抹黑,根本就不可能在脑干位置继续动刀。

“这怎么办?手术还要继续吗?”靠边的小护士怯声问。

“继续?”麻醉老教授笑着说,“这就好比停电了摸黑做手术,你觉得该不该继续?”

“那现在,是要关颅吗?”二助试探地问。

俞锐说:“不用。”

顾翌安道:“别慌。”

两人异口同声,其他人瞬间静默。

顾翌安移开显微镜,看向俞锐,问了句:“相信我么?”

“这还用问?”俞锐眼睛依旧盯在手术视野区,口罩下的嘴角往上轻扯了一下,“比信我自己都信。”

“好。”顾翌安也笑了笑。

他重新凑到目镜前方,说:“那就让我来给你导航试试。”

其他人简直不敢相信,俞锐却毫不犹豫拿起激光刀,随时准备切开脑干。

“真是够疯的。”麻醉老教授说。

“耳蜗前庭位置往左,大概两毫米的位置,从这个地方下去。”顾翌安说。

俞锐照着顾翌安指示的方向缓慢下刀。

组织表面切开后,画面同步在屏幕上方,其他人纷纷抬眼看去。

切口位置狭窄,一左一右又刚好卡着两根血管,事先但凡有一丁点的偏差,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助一脸震惊:“这也太恐怖了,怎么可能做到?”

俞锐却是毫不意外:“如果你从五岁起,就能把脑部结构图精确到每一条神经血管,再日复一日画上近万幅手稿,你也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