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晚安(第2/4页)

停顿两秒,俞锐接着又道:“但我也只是猜测,毕竟这类病例国内实在太少见了,临床上误诊和漏诊的也不在少数。”

目光依旧落在电脑屏幕上,顾翌安指尖轻点着下巴沉思。

事实上,他和俞锐的判断基本是一致的,甚至可以说,他比俞锐更了解这种病。

阿米巴性脑膜炎,是前两年才正式命名的。无论是在国内,抑或是在国外,这种病症都还相对罕见,因为很难及时确诊且病情进展迅速,所以一旦确诊病死率就极高。

顾翌安去年有篇论文,讲的就是如何通过基因测序加速确诊阿米巴性脑膜炎,让患者能够在早期阶段便能获得针对性地抗炎和治疗。

这也是为什么,俞锐今晚会主动找他的原因。

“基因组的检测做了吗?”顾翌安来回又将报告扫了两遍,确认没在资料里发现基因检测报告。

“这里做不了,”俞锐在电话里说,“这边没有正规的检测机构,只能送到军总院研究所。”

“军总院研究所?”顾翌安挑了下眉。

“是,我已经让他们连夜送过去了,但估计也没那么快能出结果。”

“病人情况现在怎么样?”顾翌安于是又问。

“不太好,颅压一直在往上升,只能输点甘露醇。”

停顿片刻,俞锐无力地叹了口气:“翌哥,如果真如我们猜测的那样...那小女孩实在太可惜了...”

针对这类病患,国内目前是没什么治疗方案的。

美国那边倒是有一些更为有效的抗炎和抗感染的药,但未被正式引进的药物,国内任何公立或私立医院都是不能用于临床治疗的。

顾翌安捏了捏眉心,最后说:“先抗感染吧,基因检测这边,我帮你去催一下。”

话音落下的同时,落地窗外霓虹闪烁,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正好有辆货船经过,连续发出悠长而空灵的汽笛声。

听到这声音,俞锐明显地怔了怔:“你在军医大?”

顾翌安抬起头,往窗外掠去一眼,低声回:“嗯,刚好过来这边处理点事情。”

到这时,俞锐才发现顾翌安嗓子带着沙哑。

他握着手机,拇指来回刮蹭着背面,过了好一会儿才又叫了声:“翌哥...”

“嗯?”回应的尾音是往上扬的,在寂静无人的深夜里,只这淡淡一个字,便能勾得人耳朵发痒。

俞锐在电话那头不自觉抿了抿唇,然后问:“你的手好些了吗?”

“好多了。”顾翌安低声回他。

时间实在太晚了,俞锐也不想耽误他休息,便又说了句:“那你早点休息,别忙太晚。”

“好。”顾翌安简洁地应了声。

他以为对面不会再说什么了,拿起手机正要挂断电话,却没想到俞锐又补了句:“晚安,翌哥。”

于是,拇指刹停在半空,顾翌安怔愣好几秒,直到那头按断通讯,屏幕“嘀”地一声,切换回聊天界面。

也许是这声“晚安”让之前的疲劳一扫而空,顾翌安阖上电脑从沙发上起身,单手插兜立在落地窗前,看了会儿外面的夜景。

没过多久,他转身回来,再次拿起手机。

电话接通后,他问:“你们在哪儿吃夜宵?”

手机那头闹哄哄的,曹俊正被火锅辣得眼泪汪汪,接通前都没看清来电显示,听到顾翌安的声音才反应过来,匆忙报出一个地址。

“你不是不来吗?”他接着又道,“太辣了,你要是不能吃辣就别来了,我都受不住。”

顾翌安已经走到门口,将房卡取下拿在手里:“我不吃夜宵,我去找王主任聊点正事。”

开一天会还没开够,半夜还得吃着火锅聊正事儿。

曹俊挂完电话,边拿起纸巾鼻涕和汗一把擦,边还忍不住吐槽,果然是断情绝爱的工作狂。

不仅如此,工作狂熬了整个通宵将手头事情全部搞定,第二天上午盯着实验室出完结果,跟着就一张机票直飞藏区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