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第7/8页)

乾清宫正殿屋顶上的积雪被暗卫们拿着大扫帚清理干净了,身穿着一袭月牙白冬袍的康熙,踩着阶梯,爬到乾清宫屋顶上,双手背后朝着咸安宫的方向眺望着。

梁九功默不作声地静静站在帝王身后。

五兄弟们皆被他们汗阿玛关在琉璃瓦片下的温暖大厅里,哪都不许去。

屋顶上的主仆二人看着咸安宫那边接连不断冒起的黑烟,两个人一动也不动地站立着,寒风呼啸着席卷了树枝上、院墙上、其他屋顶上堆的积雪,康熙的一双细长凤目也被北风给吹得泛了红。

日子焦灼地难熬着,一天,两天,三天……

约莫近十天过后,直到十一月十四日,也就是孝昭皇后六周年忌日的前一天,同时也是恪靖公主六周岁生日的前夕,咸安宫周围再也没有骇人的黑烟冒起来了。

天花袭击过后,因为宫人中招了近大半,险些陷入瘫痪的紫禁城又再度缓慢地转动了起来。

身强力壮、从这一劫里熬过来的宫人们拥有了对抗天花的终身免疫力,体弱福薄的宫人们则皆命丧黄泉,尸体火化之后,早早的尘归了尘,土归了土,今生太苦了,以求他们来生可以投胎入一个富贵人家,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

和五个儿子们一同坐在乾清宫正殿大厅的康熙,时隔多日后,终于从魏珠口中听到了宫外的消息。

“皇上,宫里疫病爆发时,宫外有流言传播说牛痘失效,如今民间的百姓人人自危,家家户户紧闭门户,衙门口的种痘点已经变得极其荒凉了,每日稀稀拉拉的几乎看不到前去种痘的人。”

魏珠从怀中掏出一个蓝封折子,恭敬地用双手呈给坐在圈椅上的皇上。

康熙沉默了好一会儿,伸手接过魏珠手里的折子,发现这些日子里全京城的种痘点儿加起来种痘的人数不足一百,他抿了抿薄唇,将折子顺手放到了一旁的紫檀木小方桌上,头疼地扶额道:

“牛痘之法还得改进,等到疫病彻底结束后,你们去宫外张贴皇榜,将这次宫里的疫病缘由写清楚,死亡的人大多都没有种牛痘,种痘的人几乎没有为此丧命的,牛痘还得推广起来,百姓们不能不种。”

“是,奴才记得了。”

魏珠忙点了点头。

胤礽和胤禔怀里个抱了个小奶娃坐在左侧的圈椅上,胤禛与兄弟们并排坐在一起,听到宫外的流言,明白背后必定也有乌雅氏的手笔,他难堪地低下了头。

“死亡人数统计出来了吗?”

康熙瞧见了四儿子的神情,心中纠结了一下后,眼中的冷色还是亮了起来,又对着魏珠淡声询问道。

站在帝王圈椅身后的梁九功也撩起眼皮,瞧了魏珠一眼。

魏珠咬了咬压,又从怀中掏出一本黑封册子,低着头双手略微颤抖地呈递给了皇上。

康熙瞧见那要比蓝封册子厚上三倍的小册子,眼中划过一抹悲伤,伸手接过黑封册子,凤目沉沉地逐页翻看着。

纯亲王府的隔离点中,宗室里夭折了五个不满三周岁的小阿哥。

宫里没了四个贵人、五个答应、八个常在,几乎全是他没听说过的名字。

宫女、太监、嬷嬷们死亡无数,粗粗算了一下,紫禁城中的宫人们竟然没了六分之一。

一目十行地快速将手中的册子翻看完,康熙难受地闭了闭眼。

“啪嗒”一下将黑封册子扔在紫檀木的小方桌子上,头疼地揉着额头,头也不扭地对着站在身后的梁九功吩咐道:

“梁九功,你稍后去朕的私库里拿些珍宝,出宫送去那些夭折孩子的宗室王亲府邸里,这回是人祸,而非天灾,让那几个夭折的孩子火化后,骨灰盛进玉盒里入土安葬吧。”

“是,奴才晓得了。”

梁九功忙低声应下了。

胤礽和胤禔听到这话,也明白必定是小堂弟们有夭折的了,毕竟天花是致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幼小的孩子们碰上简直就是一场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