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第3/6页)

不过初挽很感兴趣,她几乎每晚都会跟到最后,还会做一些简单的会议笔记。

甚至晚上回去后,她还会打着手电筒对自己的笔记进行整理。

见微知著,她从这些小的争议点,慢慢地感悟到一些中日理念的不同,这些不同甚至也说不上对错,只能是出发点不同。

比如日本人为什么会出钱出力地在中国的土地上做考古探究,他们需要的是什么,缺少的是什么?

里面仿佛包含着一个很大的命题,她隐隐触及,却又不知其全貌。

她便越发意识到,自己通过培训班的方式介入其中,试着去找到那个震惊世界的古墓,由此和日本资方分开,这种学术成果可以不和他们分享。

也是因为这个,她越发谨慎起来。

每天早上,她都会很早起来,在考古调查队还没开始工作的时候,试探着在尼雅遗址走动研究,她现在已经盯上了八号区域,考古调查队还没有注意到那边,现在只是简单对那里划定了区域,里面几乎一片空白。

不过她在那里发现了一些碎陶罐,以及一些散乱的木棒杂草,那些杂草中,残留着一点丝絮。

这种轻微的丝絮,在漫漫黄沙中并不会轻易被人注意到,哪怕是有人看到,也以为是哪个考古队员毛衣上留下来的,不过初挽因为知道答案,甚至知道“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臂织锦出土的大概位置,所以才会格外留心探究起来。

如果这些碎陶罐和丝絮真的和那个古墓有关系,说明古墓在这个年代已经遭到了一定破坏,上辈子这古墓是十年后发掘的,那时候已经遭受了十年的风沙侵蚀,如果现在自己发现,是不是有可能更早将那些保护起来?

当然,她非常小心地隐藏了自己的勃勃野心。

如果真的能挖掘出来,那是考古上惊人的发现,她可以把这个发掘的功劳给黄教授,或者其它人,但是绝对不能和中日联合调查队沾上边。

毕竟在上辈子,据说是中日两个队伍分开行动,结果中国调查队非常幸运地发现了这个。

这天,她趁着大家中午休息的时候,一个人在附近晃悠,她非常小心,先是花了大量时间在其它区域,之后才状若不经意地逛到了自己瞄准的这一片。

她死死地盯着那里,看着那漫漫黄沙,想着就在千年之前,这里曾经有过的繁华。

而不久的将来,这种繁华会在时光中透出一个缝隙,给大家窥见他们昔日的面目。

就在她专注地看着脚下这一片土地时,却听到耳边响起脚步声。

一时抬眸看过去,却看到了刀鹤兮。

日当中午,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刀鹤兮眼神中的凉意仿佛都要被烤化了。

初挽便打了一个招呼:“刀先生最近怎么样,适应这边的生活吗?”

就她的印象中,刀鹤兮很怕热,他一年四季都喜欢开着空调。

她也没想到,都一周多了,刀鹤兮竟然还没走。

他倒是忍耐得住。

刀鹤兮顺着她的目光,看向了远处的黄沙,声音却依然带着凉意:“我喜欢这里,想看看这里。”

初挽:“这真是很别致的兴趣。”

她笑望向刀鹤兮:“刀先生以前了解过尼雅遗址?”

刀鹤兮略沉吟了下,也就道:“对。”

他回首,缓慢地看了她一眼,才道:“我在大英博物馆看到过,有经卷,文书,铜镜、铜钱、木雕和一些精美的绘画。”

初挽顿时默然:“七十年前,斯坦因闯入这里,带走了大量的文物。”

事实上,根据后来的图片显示,当年斯坦因在对尼雅遗址进行发掘的时候,这里并没有像现在这么残破荒芜,还能看到建筑物的影子,在那些照片里,隐约还有雕刻非常精细的门框,带着希腊文明的痕迹。

不过这位斯坦因对尼雅遗址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洗劫式考古后,这里便已经遍地残垣断壁,满目荒凉。